健康養身★「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浙江大學實驗室給你最權威的答案!



養生界一直有種說法,隔夜菜,特別是隔夜蔬菜不能吃,說隔夜菜中有大量細菌,而且亞硝酸鹽含量很高。真是這樣的嗎?如果超標,到底有多嚴重?

為了測測隔夜菜亞硝酸鹽的含量,實驗小組請杭州一家知名中高檔連鎖餐廳的廚師燒了4個菜: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4個菜燒好後,為了讓大家對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有個更客觀的瞭解,特地將4個菜分成了4份,分別裝入一次性降解餐盒,包上保鮮膜後,分別貼上半小時、6小時、18小時、24小時的標籤。然後,將這些樣本都放進實驗室冰箱,在4℃下冷藏,這個溫度也是普通家用冰箱設置的溫度。

 

放置半小時


  出鍋後半小時,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這三個菜的檢測結果是,亞硝酸鹽含量都沒有超過我國《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最高限值。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比韭菜炒蛋和炒青菜要高。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浙江大學實驗室給你最權威的答案!

  對此實驗人員說,肉類菜餚一般比蔬菜類加入更多的調味料,調味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這些硝酸鹽被微生物轉化為亞硝酸鹽,就導致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

 

放置6小時


  6小時後,差不多為中飯到晚飯的時間間隔。許多老年人或者雙職工家庭在休息天、中午燒的菜,晚上再吃很普遍。

  實驗人員打開冰箱,把貼有「6小時」標籤的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取出來,然後放進微波爐,用中低火加熱1分鐘,拿出微波爐後,這些菜餚看起來仍然很新鮮。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浙江大學實驗室給你最權威的答案!「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浙江大學實驗室給你最權威的答案!(照片來源weixin下同)

  實驗人員對這些菜餚的亞硝酸鹽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6小時後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了16%,韭菜炒蛋增加了6%,紅燒肉增加了70%,其中,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已超過了國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中「肉類3mg/kg」的限量標準。

 

放置18小時


  18小時後,實驗人員又從冰箱中拿出貼有「18小時」標籤的4個菜,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炒青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幅非常大,比6小時增加了443%,紅燒鯽魚增加54%,韭菜炒蛋增加47%,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

  從這實驗看出,隔夜菜放到第二天中午,炒青菜、紅燒肉、紅燒鯽魚亞硝酸鹽含量都超過了國家標準。

 

放置24小時


  距離4個菜燒好的時間差不多過去24小時後,實驗人員從冰箱中拿出最後一批貼有「24小時」標籤的4個菜餚,同樣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跟18小時相比,4個菜餚亞硝酸鹽含量繼續大幅增加,且全部超過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限量標準。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浙江大學實驗室給你最權威的答案!「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浙江大學實驗室給你最權威的答案!

  實驗人員說,24小時後,微生物分解了大量蛋白質化合物,促使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

【攝入3克亞硝酸鹽即可中毒致人死亡】

  亞硝酸鹽可使血中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運氧的功能,致使組織缺氧,重則死亡,長期食用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疾病,成人攝入0.2至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簡單說,今後按量做菜,切勿剩菜。

剩菜真的不能再吃了!

今後按量做菜,切勿剩菜!請告訴父母朋友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工作中多點觀察,就能改善職場環境和病人生活品質。」勇奪106年護理創新競賽優良作品的亞東醫院副護理長鄧佳美說。她所獲獎的作品「尿倒嗶除--尿袋滿位蜂鳴器」,創作的動機是有次在研討會上聽到其他醫院護理同仁分享個案,而所研發的作品可以讓尿袋在脹滿時,能發出聲響,提醒家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小便冒出放屁聲,當心可能罹患大腸癌!就有ㄧ名四十五歲男子日前突然頻尿,且有血尿的情況發生,在小便時還會冒出像放屁的空氣聲。起初被當成泌尿道感染治療,導致病情惡化為血便,甚至尿出糞便。輾轉至臺中慈濟醫院檢查,診斷為大腸癌二期,進行手術切除並服用化療藥物治療,目前仍持續追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臨床上,高達6成中風病患,必須接受下肢復健,但過程非常艱辛。台大醫院引進「智慧型動力式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透過機器人輔助中風病患復健,預計收治30名病患進行臨床試驗。下肢外骨骼機器人 人工智慧運算步態台大醫院復健部主任陳文翔表示,「智慧型動力式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的運作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櫻花盛開之際,春天也悄然來臨,由於日夜溫差變化大,慢性病友更需要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提高警覺。醫師提醒,尤其是老人、三高族群及糖尿病患,尤其要慎防心肌梗塞。有位五十幾歲的邱姓男子,是名糖尿病患者,寒流過境時,因為沒有注重保暖,半夜上網突然感覺胸痛,立刻自行就醫,經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