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雲端飲酒」小心過量! 國健署列注意事項

「雲端飲酒」小心過量! 國健署列注意事項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歐洲辦公室「飲酒與新冠肺炎」,喝酒除了會導致胃潰瘍、肝硬化、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失智等200多種疾病,提高食道癌、肝癌等罹癌風險外,亦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增加罹患新冠肺炎及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飲酒臉紅傷身 罹癌又增失智風險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喝酒並沒有安全限量,加上台灣近半人口因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喝酒容易臉紅,更會提高罹癌及失智症的風險。如果非喝不可,請儘量減少飲酒量來降低風險。

根據「國民飲食指標手冊」的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1罐啤酒(或相當於20g酒精量),女性不超過半罐啤酒(或相當於10g酒精量),如果是準備懷孕、懷孕期間或正在哺乳的女性,為了胎兒的健康,請千萬千萬不要喝酒。以茶水代酒,謝絕飲酒文化。

視訊解憂愁  無須飲酒陪襯

近期受疫情影響,雖然每日確診數有持續下降,但還是無法跟朋友聚聚聊天,部分民眾於朋友圈間嘗試以「雲端飲酒」模式,透過視訊軟體連線與朋友一起喝酒,並配合時事話題:如近期因為日本、美國捐贈我國疫苗,國人自發性的雲端感謝活動,將視訊背景變成日本、美國著名景點,並購買該國酒精飲品及以「喝完」之行為表達感謝,不過,由於是在家喝酒,也不怕醉倒路邊,常常不知不覺就喝過量了。

對此,國民健康署提醒,喝酒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不利抵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應該避免喝酒。

【延伸閱讀】

疫情期間乾癬如何控制? 生物製劑助化「癬」為夷!

求解! 防疫宅家時間多 親密次數增加 早洩藏不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撰文/春霓、示範者/高慧蓉、攝影/張紋豪、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除了跌倒之外,安全進食同樣是老年照護的一大重點。隨著年齡增長;器官一樣會老化,包含:食道、咽喉…等等,當影響到飲食時,吃東西不再像以前那般順暢,很多硬的食物也得適時的放棄。 為了防止年長者因進食困難以至於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人都有脂肪瘤,有的人只是小小顆,不大也不痛不癢;然而,卻有人的脂肪瘤會長到10公分大,甚至有人會因為壓迫到神經,而出現疼痛。皮膚科醫師提醒,脂肪瘤分為良性與惡性,而且都會越長越大,最好及早做治療。 長在脊椎附近較深位置 恐壓迫神經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包包或口袋裡不再只是放錢、放手機就夠了!不想讓自己或家人身體狀況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每況愈下,從現在開始養成把長效型的口罩、乾洗手慕斯、私密噴霧這三寶隨身攜帶在包包裡的好習慣,別被PM2.5、病毒、細菌打垮了身體,必要時可以保住一命! 「超季銨因子」讓保護更長效 無毒不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嘔吐還解黑便 不是食物排泄、竟是腸胃道出血! 一名50歲的中年男性,患有高血壓並平日都有規則服藥,前一晚與朋友聚餐,吃了生魚片和牛排,早上起床後即開始上吐下瀉,全身無力冒冷汗到醫院急診。到院時,急診醫師發現男子臉色蒼白,血壓偏低,經醫師仔細詢問病情,發現該名病患早上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