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餓死癌細胞」論點荒謬 營養不良無力對抗病魔才致命

「餓死癌細胞」論點荒謬 營養不良無力對抗病魔才致命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就醫方便,但仍有許多病友聽信偏方,延誤就醫,讓病情加重,其中又以「癌友應該少吃,才能餓死癌細胞」論點最為荒謬,專家表示,營養不良將降低免疫力,反而助長癌細胞蔓延生長。提醒癌友,務必補充營養,攝取優質蛋白質,始能對抗癌細胞。


「營養補給為癌症治療的重要1環」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說,許多癌友並非死於癌症本身,而是因為沒食慾、沒體力,加上營養不良,體重逐漸變輕,最後逐漸走向死亡。


國外研究調查顯示,約8成癌症病患曾有營養失調問題,進而被迫中止治療或降低用藥劑量,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臨床中每5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根據國際癌症營養指南,癌友身體代謝功能較差,癌細胞會與正常細胞搶奪能量與營養素,如果未能補充足夠的營養素,就可能引發食慾下降、體力變差、體重變輕、容易虛弱無力等問題。


另1個導致癌友營養不良的原因為治療副作用,手術治療、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均有其副作用,包括疲倦、噁心、嘔吐、拉肚子、便秘、胃口不好、嘴破、口腔潰瘍等,進而影響癌友進食情形,甚至無法進食。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秘書長糠榮誠指出,癌症治療效果與病人營養狀況息息相關,如未及時補充營養,導致營養不良,不僅體重下降、體力不支,更可能影響治療耐受度,嚴重恐無法繼續進行治療。


糠榮誠指出,癌友3大營養原則為低醣、優脂、高蛋白,應多多攝取優脂及高蛋白,協助組織再生及避免營養不良的情形發生。在脂肪部分,建議補充深海魚油,其EPA是屬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成分,具有抑制、降低發炎反應產生。


王輝明提醒,癌友務必天天測量體重,體重減輕超過10%,或1個月內體重減輕5%,加上BMI小於20就要注意惡病質現象,要趕緊與醫師討論如何補充營養。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蟬聯冠軍女性肺癌僅次乳癌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近期國健署公布今年5月起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為了防疫醫療院所啟動降載政策,也因疫情影響民眾的就醫意願,導致癌症篩檢量下降,截至110年7月28日止有248萬人次接受篩檢,相較109年同期減少約1成。近期國內疫情減緩,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疫情趨緩之際,民眾除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年人最常見的白血病,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發病後,大量癌細胞會隨著血液循環到全身,對健康衝擊劇烈且病程發展快速。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侯信安醫師說,過去40年來治療武器僅有化學治療或幹細胞移植,年長及共病症的體弱患者因難以承受標準化療的副作用,僅能降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有「童年逆境經驗」嗎?會對心理產生什麼深遠的影響?諮商的過程中,發現有非常多的當事人曾經有過「童年逆境經驗」,像是成長過程不斷被語言羞辱怒罵,經常性被肢體暴力對待,被不喜歡的方式碰觸、侵犯身體,無論在情感或情緒上都被長期忽略,身體上長期疏於被照顧,父母離婚後沒有歸屬感,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有10名民進黨英系立委呼籲「該換年輕人上」,讓18至20歲同步預約施打BNT疫苗。 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18、19歲可選擇打AZ與莫德納,只是現在尚未排到這年齡層還,指揮中心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將思考如何平衡一下。 受到接種後死亡個案,以及近200萬劑BNT疫苗即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