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馬桶氣旋」讓病菌會飛! 上廁所忽略這個小動作勤洗手也沒用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之外,上廁所時如果忽略一個小動作,也可能讓病菌沾上身!國內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提醒,馬桶沖水時若不蓋蓋子,瞬間產生的「馬桶氣旋」會讓病菌、微生物飛散在空中,形成氣溶膠傳播,存活在空氣中至少1個半小時,尤其在密閉的廁所內,還會落在衛生紙、門把等周遭物品上。

台灣民眾近來防疫觀念高漲,許多人一到公共場所,就會先到廁所洗手,確保個人健康,加上口罩不離身,不只新冠肺炎防疫成績好,連帶腸病毒、流感等病例也大幅降低。

黃軒強調,這正是個人衛生觀念徹底落實在生活中的效果,但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之外,研究亦指出,在公共廁所、因沒有馬桶蓋或者是沖水時沒蓋蓋子,可能導致馬桶周遭環境受到汙染,這讓本來想要到廁所進行清潔動作的民眾,反而可能會接觸到更多病菌。

黃軒點名,公共洗手間的接觸感染風險,除了沖馬桶造成病菌的氣溶膠傳播風險之外,衛生紙、門把等處也隱藏危機,沖馬桶時所產生的氣旋會將馬桶內的細菌、微生物帶到這些地方,造成「用別人的病菌擦自己的屁股」,尤其捲筒式衛生紙常找不到抽取紙頭,不少人得碰觸整捲衛生紙,慢慢轉個好幾圈,這樣的抽取方式,風險較大。

如廁要安心,黃軒建議,盡量少使用蹲式馬桶,因為蹲式馬桶沒有蓋子可蓋,增加病菌感染風險。另外,一定要蓋上蓋子再沖水,慎防病菌飛散到空中及汙染到周遭物品,公廁也該挑選能夠保護衛生紙和擦手紙免受汙染的密封式使用盒。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冠疫苗台灣不缺席也有「候選疫苗」了! 一圖搞懂疫苗研發流程

焦躁腹瀉掉髮症狀一籮筐! 她心跳狂飆145、體重掉7公斤才知病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20年12月公布,乳癌已躍居全球常見癌症的第一名,取代原來的肺癌。而想預防乳癌上身,還得盯緊血糖,醫師提醒,除了家族遺傳,高血糖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發乳癌機率,比一般人提高2到4成,糖尿病前期與糖尿病的婦女,一定要注意定期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世界各國陸續開始施打新冠疫苗,有公衛專家樂觀,今年10月全球有望解封。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看法保守一些,認為疫情10月底會趨於樂觀,但還不會全面解封,要全面解封得再等到明年初。COVAX提供的首批疫苗外傳下周抵台是否屬實,陳時中說「沒有否認,我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外新冠肺炎疫苗採購陸續到位,繼AZ疫苗、莫德納疫苗以及COVAX疫苗確定到手後,今(18)日採購一度受阻的德國BNT疫苗也傳出好消息,原廠聲明願意按原訂計畫供貨給台灣,還傳出國產疫苗之一聯亞生技已拿到500萬劑訂單,陳時中雖不證實此事,但他透露疫苗採購最高數量可...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940、941),分別自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入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案940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今年2月3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2月16日接受檢疫期滿採檢,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