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躺一天,壽命少一天』 《健康2.0》教你「養肌防老」的健康法寶

        走路爬樓梯,腳容易沒力,許多人會懷疑是關節出問題,其實是肌肉在作祟。「肌少症」是人體肌肉比例過低的俗稱,好發在缺乏運動的族群和年紀較大的長輩上。由鄭凱云主持的TVBS《健康2.0》,邀請博仁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康志森副院長、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江坤俊醫師、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營養師許瓊月、體適能教練陳少偉以及國宴御廚雷議宗,在節目上分享「養肌防老」的秘訣,解決民眾「這裡痠、那裡痛」的症頭。

『躺一天,壽命少一天』 《健康2.0》教你「養肌防老」的健康法寶

陳少偉回憶指導學員的過程,發現許多民眾一旦在運動過程中感受到四肢力量不夠或痠痛時,就會直覺是「關節」出了問題,但許多情況透過肌肉的訓練就可以改善。江坤俊補充,人體的肌肉流失10%,免疫力會下降;流失20%,傷口恢復能力較差;流失30%,肺炎和褥瘡風險增加;流失40%,則有增加死亡率的風險。康志森副院長指出:「小腿的肌肉靠血管提供營養,心臟打出去的血要靠腳的末梢打回來。而下半身沒有肌力收縮能力差,回到心臟的血少,再打出去量就更少,心血管遲早出問題。因此肌肉量的維持,與健康狀況息息相關,民眾不可不慎。」

營養師許瓊月也說,肌肉會把關節包覆起來,因此肌肉減少,相對地肢體活動時,就更容易造成關節的磨耗。許多人覺得雙腿的小腿腹太大,長得像蘿蔔,會到整形外科求診切除部分小腿肌。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強調,「年輕人必須先以鍛鍊肌肉纖維為主,注射肉毒桿菌勉強會有雕塑效果,但要切除腿上的肌肉,就完全不建議。」一般人隨著年紀增長,每年大約減少1%的肌肉量,過了中年之後,其實蘿蔔腿就會漸漸消失,透過整形外科切除肌肉,可能適得其反。

『躺一天,壽命少一天』 《健康2.0》教你「養肌防老」的健康法寶

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們分享許多案例,很多長輩雖然患有慢性疾病,但最後致命的原因都是「缺乏運動的肌少症」導致身體虛弱、行動力緩慢,最後都因為跌倒後產生的併發症辭世。鄭凱云與專家們在節目上將教導民眾如何透過簡單的自我檢測,判斷自己是不是屬於肌肉較少的「泡芙族」。此外,節目中也分享「養肌妙招」,要讓觀眾們使用簡易的肌耐力訓練,擁有健康長壽的本錢。

 

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

每周六、日晚間9點《健康2.0》

相關推薦

額頭痘VS肝臟:如果你的額頭總有大粒痘痘不斷,那說明你的肝臟已經積累了過多毒素,不規律的生活、晝夜顛倒、長時間 熬夜都會讓肝臟不能在正常時間(夜裡10 點~12點)工作,毒素就會積累下來。※長效建議:讓肝臟按時工作(壓力大,脾氣差,造成心火和血液迴圈有問題。 應早睡早起,多喝水。) 晚上10點按時...

閱讀詳情 »

很多生過寶寶的媽媽們都說:「女人生孩子就像是人生中小死」了一場。的確,很多媽媽一輩子都忘不了分娩時那撕心裂肺的疼,有些媽媽每當想起此事時還心有餘悸。因此,當很多女性得知自己懷孕後,在喜悅之後也不免擔心和害怕。那麼,女人生孩子為什麼會疼呢? 雖說女人生孩子會疼,為什麼有不少產婦在分娩時大呼小叫,大喊其...

閱讀詳情 »

      她為什麼能治好癌症陳九妹,57歲,家住紐約布朗克斯。2009年,她檢查出乳腺癌,經過三次手術,放療,化療都不行。醫生搖著頭,無可奈何地說:“是晚期了,已經擴散到了全身,到處有腫塊,無法放療了。化療也做了幾個療程,頭髮都掉光了,也沒有好轉,最多還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