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名醫大聲公】時常指尖發麻竟然是暗藏腫瘤?莫急莫荒醫師教你辨別

【名醫大聲公】時常指尖發麻竟然是暗藏腫瘤?莫急莫荒醫師教你辨別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常常手指發麻沒感覺?很多人認為,手指發麻只是同一個姿勢維持太久所致,或是外力壓迫引起的,只要稍待一些時間,發麻的感覺就會消失,因此並不當一回事。然而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蔣永孝醫師提醒,持續性、頻率高的手指發麻可能是腫瘤徵兆,如發現此情況,建議就醫找出根本原因。

曾有一名女性指尖發麻,漸漸地向胸部和頭頂延伸,就醫才診斷出是室管膜瘤。對此蔣永孝醫師表示,發麻的症狀其實相當常見,很快消失的話,就不必太過驚慌自己是不是生病了,但如果症狀持續、發作頻率越來越高,則建議就醫,千萬不可忽略。

腫瘤好發於哪些族群?

蔣永孝醫師說,腫瘤的種類很多且形態各自不同,無論是年輕人、中年人或老年人皆有可能得到,並無特定族群,但腫瘤壓迫神經所產生的後果都很相似,所以症狀表現也差不多,這部分還是得透過醫師進行MRA檢查才能找到確切的病因。

 

延伸閱讀

常常手麻腳麻?當心是7種疾病警訊不可輕忽|每日健康 Health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顆心不時過快、過慢,或是不規則跳動,如果「心律不整」的問題,千萬不要以為只會影響到心臟,醫師提醒,心律不整其實會害其他器官也跟著受到影響,包括腦部、冠狀動脈、腎臟、腸系膜的血液循環,甚至於心房顫動引發中風,因此若發現有心律不整的現象時,絕對不能輕忽,必須積極治療。 ...

閱讀詳情 »

節氣來到「立冬」,代表時序已正式進入冬季。曆書記載「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冬天農作開始冬藏,因此亦有「冬,終也,物終藏也」的說法。  立冬象徵冬日到來,但其實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立冬並不會非常寒冷,且正值農曆10月,故亦有「十月小陽春」之稱。然而,時序入冬,也是食補的季節,俗話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並非女性專屬癌症,男性同樣擁有乳腺組織,也有可能會罹患乳癌!一名45歲男子,身高172公分,體重卻有95公斤,BMI超標,今年健康檢查透過乳房超音波檢查,赫然發現左側乳頭下方有一處邊緣不規則的結節,大小約有1.6公分,進一步安排檢查確診為乳癌。 怎麼都沒想到自...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發言人莊人祥公布,今日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案571至574),分別自印尼及墨西哥入境。莊人祥說明,案571、572及573均為印尼籍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今年10月22日搭乘同一班機來臺工作,入境迄今均無症狀,1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