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名醫大聲公】海鮮裡都有致癌物?毒物科名醫一招解決有毒甲醛!

【名醫大聲公】海鮮裡都有致癌物?毒物科名醫一招解決有毒甲醛!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海鮮多半帶有一種特殊的風味,常令人忍不住多吃幾口,但你可知道吃海鮮竟然會吃到致癌物「甲醛」嗎?

臺北榮民總醫院毒物科主任楊振昌醫師受訪表示,其實水產品本來就會產生微量的甲醛,尤其是甲殼類,如果在比較不新鮮的狀態下食用,就容易吃進更多的甲醛;雖然水產品本身甲醛的量並不會很高,但黑心商人可能在水產品中添加甲醛,以達到防腐目的。

甲醛不只被用於水產品的保存,過去國內也有在泡菜或蘿蔔乾中添加甲醛的案例,然而無論是天然產生或人為添加,楊振昌醫師都建議把甲醛的量降到最低,才能確保健康。一般來說,新鮮的水產品甲醛量應該非常低,如果甲醛含量高,就代表保存條件不佳,到消費者手中時已不新鮮,應盡量避免購買這種水產品。

那麼應如何選購甲醛含量較低的水產品呢?楊振昌醫師說,水產品買現撈的最安全可靠,若是死掉的海鮮,烹調前建議先用溫水浸泡15~30分鐘,就可溶出甲醛,有效降低其中甲醛的量。

 

延伸閱讀

別再把「高膽固醇」嫁禍於「海鮮」!「升膽固醇指數」才是關鍵!「正確海鮮吃法」:不怕膽固醇超標、健康零負擔!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9日報導,墨西哥 11歲男孩約瑟• 塞拉諾(Jose Antonio Ramires Serrano)的頸部長有足球大小的巨型腫瘤,已經開始壓迫他的氣管,威脅著他的生命。​(圖片翻攝自:http://toments.com/25995/ 據報導,該腫瘤是淋巴管瘤,其...

閱讀詳情 »

人體是一種既複雜又簡單的機能。 說它簡單是因為人體由無機物和有機物構成。 無機物主要為鈉、鉀、磷和水等;有機物主要為糖類、脂類、蛋白質與核酸等。  但同時它又極其複雜,人體表面是皮膚,皮膚下面有肌肉和骨骼。 在頭部和軀幹部,由皮膚、肌肉和骨骼圍成為兩個大的腔:顱腔和體腔,顱腔和脊柱裡的椎管...

閱讀詳情 »

曾獲屏東十大伴手禮的知名醬油「豆油伯」,遭爆料使用金蘭醬油代工的「生醬汁」,引起輿論譁然。到底「生醬汁」指的是什麼?是在製作醬油的哪個過程呢?如果混雜別的品牌也可以,那為什麼要買豆油伯的醬油呢?黑心醬油事件爆發至今2年餘,許多民眾因而開始重視醬油品質,轉而購買高價、有口碑的純釀造醬油,不少品牌也趁勢...

閱讀詳情 »

25歲的路易絲(Louise)一直都很健康,突然有一天她的下腹部出現了強烈的刺痛感,而且還在非月經期出現了異常出血的情況... 圖片來源:辣妹團 (下同) 為了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路易絲決定用驗孕棒看看是否懷孕了,但是結果出來發現並沒有懷孕,而且疼痛的症狀越來越明顯了。 她只能去醫院求助醫生,醫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