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名醫大聲公】海鮮裡都有致癌物?毒物科名醫一招解決有毒甲醛!

【名醫大聲公】海鮮裡都有致癌物?毒物科名醫一招解決有毒甲醛!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海鮮多半帶有一種特殊的風味,常令人忍不住多吃幾口,但你可知道吃海鮮竟然會吃到致癌物「甲醛」嗎?

臺北榮民總醫院毒物科主任楊振昌醫師受訪表示,其實水產品本來就會產生微量的甲醛,尤其是甲殼類,如果在比較不新鮮的狀態下食用,就容易吃進更多的甲醛;雖然水產品本身甲醛的量並不會很高,但黑心商人可能在水產品中添加甲醛,以達到防腐目的。

甲醛不只被用於水產品的保存,過去國內也有在泡菜或蘿蔔乾中添加甲醛的案例,然而無論是天然產生或人為添加,楊振昌醫師都建議把甲醛的量降到最低,才能確保健康。一般來說,新鮮的水產品甲醛量應該非常低,如果甲醛含量高,就代表保存條件不佳,到消費者手中時已不新鮮,應盡量避免購買這種水產品。

那麼應如何選購甲醛含量較低的水產品呢?楊振昌醫師說,水產品買現撈的最安全可靠,若是死掉的海鮮,烹調前建議先用溫水浸泡15~30分鐘,就可溶出甲醛,有效降低其中甲醛的量。

 

延伸閱讀

別再把「高膽固醇」嫁禍於「海鮮」!「升膽固醇指數」才是關鍵!「正確海鮮吃法」:不怕膽固醇超標、健康零負擔!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新冠疫情流行後,民眾做物理性防護,離不開戴口罩、勤洗手,長時間戴口罩更讓不少民眾臉上狂冒「口罩痘」,皮膚科診間求治的民眾不斷,許多痘痘肌族群臉上的痘痘,一發不可收拾!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提供改善「口罩痘」的撇步,讓民眾兼顧防疫安全與皮膚健康。兩因素...

閱讀詳情 »

  白內障是全球失明主因  30至50歲發病比例上升 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導致視力問題甚至失明提早發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白內障是全世界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白內障是因為眼睛中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晶體病變、混濁,看東西時會越來越模糊。更值得注意的是,白內障並專屬於老年人的疾...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出生在單親家庭中的小蓉(化名),一直以來都認為缺乏家人的關心,偶然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中,因為好奇使用朋友口中的「快樂咖啡」,卻不知那其實是摻雜安非他命的毒咖啡,因此染上毒癮,難以自拔,經常出入監,無法有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下稱:毒防中心)個案管...

閱讀詳情 »

潮健康/編輯部 別為提神把咖啡當水喝!  一天2杯大冰美可能引發「這些狀況」 咖啡是上班族們工作提神的好夥伴,但是咖啡因具有刺激性,長期過量攝取仍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衛福部建議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應少於300至400毫克(mg),約等於一份大杯冰美式咖啡,或是2份大杯冰拿鐵,若一天飲用超過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