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民健康署-營養及健康飲食專文】吃隔夜飯真能減重、控制血糖嗎?

【國民健康署-營養及健康飲食專文】吃隔夜飯真能減重 控制血糖嗎?

【國民健康署-營養及健康飲食專文】吃隔夜飯真能減重 控制血糖嗎?

本文原稿刊登於國民健康署營養及健康飲食專文專區(連結

澱粉在經過烹煮,水分會完全進入澱粉顆粒中,與澱粉產生「凝膠化」的作用,讓水份留在澱粉顆粒中,這個也就是米煮成飯的過程,如果再進一步的烹煮,水分持續進入澱粉顆粒中,就會使澱粉顆粒破裂,這也是飯持續加水烹煮後會形成粥的反應。

生澱粉因為結構的關係,難以被人體的澱粉消化酵素分解,因此就會降低消化率,而煮熟的飯,甚至煮到顆粒破裂的稀飯,因為與消化酵素作用的表面積增加了,因此人體比較容易消化這樣的澱粉,進而讓澱粉分解成葡萄糖而吸收到體內。

然而,煮熟的澱粉會逐漸的「老化」,這個反應可視為水份離開了澱粉的結晶構造,會讓消化酵素比較難以消化,造成消化吸收率下降,但同時也讓口感變硬、變乾。除此之外,我們通常會將飯放入冰箱保存,冷藏室的溫度是澱粉「老化」的最佳溫度,也會大幅增加「老化澱粉」的含量,這也是為什麼冰在冷藏的隔夜飯、麵包會變硬的原因。

而這種烹煮後又離水「老化」的澱粉,屬於一種抗性澱粉,這種澱粉能抵抗人類消化酵素的作用,讓我們比較不容易消化這種抗性澱粉,自然而然減少了升糖指數,降低了澱粉對血糖的衝擊,也減少了被吸收的熱量,再加上這些無法被人體消化的澱粉,會在腸道中被細菌發酵利用,就像是吃了些許的膳食纖維一樣,所以理論上吃隔夜飯,裡面所含的抗性澱粉是有助於血糖與體重控制。

然而,我們吃隔夜飯的習慣是還會再復熱,這樣再次蒸熱的飯,結構又與冷藏的飯有許多不同,這也會影響原本澱粉的結構與人體消化。研究曾將飯冷藏24小時後再次用電鍋加熱,並與新鮮的飯相比,探討其對健康人血糖的影響,結果發現復熱的飯,血糖反應有較為平緩,但其實程度並非十分顯著,因此學者在研究中特別說要攝取「同樣份量」情況下,這樣的飯才具有效果(連結)。

因此,不要過度依賴隔夜飯帶來的功效,民眾常常會因為報導就大量的攝食,這樣反而會造成血糖與體重的負擔,要有好的血糖與減重,澱粉攝取要適量、以全穀雜糧為主,且攝取足夠的蔬菜和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才是上策,若有糖尿病的狀況,更要諮詢醫師、營養師才能控制好血糖。

文/ 林世航營養師

相關推薦

腰椎退化,代表脊椎特別是椎間盤出現了一些變化。變化雖輕微,但屬於長期的勞損。 過去,大部分人出現腰椎退化都與年齡有關,但現在變得年輕化,50幾歲已經開始出現腰椎退化,這與很多人久坐有關,這導致肌肉越來越無力,無法支撐整個身體。同時,飲食不規律導致發胖,也會對腰椎產生很大壓力。下面教大家兩招預防​​...

閱讀詳情 »

中古時期的歐洲人相信,生日是靈魂最容易被惡魔入侵的日子,所以在生日當天,親人朋友都會齊聚身邊給予祝福,並且送蛋糕以帶來好運驅逐惡魔。 生日蛋糕,最初是只有國王纔有資格擁有的,流傳到現在,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在生日時,買個漂亮的蛋糕,享受眾人給予的祝福。 【滿月蛋糕的由來】 寶寶滿月,免不了求神...

閱讀詳情 »

儘管早睡早起一向被認為是良好的作息習慣,但實際上,隨著生活多元化,「夜貓子」一族正越來越多,熬夜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態。   根據《生命時報》聯合調查顯示,超過八成人有晚睡的習慣,近七成人因此出現健康問題。   在參與調查的2100人中:   僅有16.1%的人每天在晚...

閱讀詳情 »

寬臉的人通常更富有商業頭腦,掙錢能力更強。可能因為寬臉的人給人的感覺更為寬厚老實,容易贏得信任。容易發財者的面相特徵如下: 1、高額頭,飽滿豐隆額頭看財智。額頭高大飽滿的人,聰明機智,或學業出眾,或少年有成,少年時期就有好運氣。如果再加上鼻子生得好,高鋌而豐厚,氣勢貫通額頭和鼻子,往往就是少年得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