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民健康署-營養及健康飲食專文】膽固醇太高,不吃海鮮就對了嗎?

【國民健康署-營養及健康飲食專文】膽固醇太高,不吃海鮮就對了嗎?

【國民健康署-營養及健康飲食專文】膽固醇太高,不吃海鮮就對了嗎?

本文原稿刊登於國民健康署營養及健康飲食專文專區(連結

海鮮給人的印象,總是含有高量的膽固醇,因此,民眾想要預防膽固醇過高的問題,總是以為不吃海鮮就對了,不過這並不是正確的知識,讓我們先來了解膽固醇是什麼吧!

膽固醇是人體一種必需的物質,能夠製造膽汁、賀爾蒙與維持細胞的機能,而我們在體檢報告上看到的膽固醇,其實不是膽固醇,而是被稱為「脂蛋白」的物質,如: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與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

這些脂蛋白如同貨車一般,會在血液中運行,攜帶著三酸甘油酯、膽固醇與脂溶性營養素至全身各地,而各種脂蛋白所攜帶的貨物比例不一,目的地也不同。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是主要運送膽固醇的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則是將散落各地的膽固醇運回肝臟代謝,因此又被稱為好的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因為在血液中容易被自由基攻擊,進一步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因此長期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過高時,就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體健報告上的總膽固醇數值,則是由HDL、LDL與三酸甘油酯所計算而成,正常值為200 mg/dl 以下,若超過240mg/dl即為高膽固醇血症。根據過往的國民營養調查,高膽固醇血症在成年男性與女性的盛行率約為10%,也就代表平均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高膽固醇血症。

高膽固醇血症也會導致著許多疾病,在歷年來的台灣十大死因中,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都可能因為高膽固醇血症而增加罹患風險。

因為膽固醇的危害眾所皆知,因此民眾看到體檢報告上總膽固醇出現紅字時總是特別緊張,認為只要吃進食物中的膽固醇就會讓情況更嚴重,所以開始避開蛋黃、海鮮等食物,但其實影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最大的因素是吃進去的『飽和脂肪酸』,而不是『膽固醇』。

我們體內膽固醇約有70-80%是內生性膽固醇,是自己身體從肝臟或小腸細胞合成的膽固醇,而剩餘的20-30%才是來自於飲食中。

其中最主要引起膽固醇的是飽和脂肪酸,因此我們應該要更注意飽和脂肪酸的攝取,例如:五花肉、培根、奶精、烹調用豬油等。107年最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也將蛋白質食物來源的順序調整為豆>魚>蛋>肉類,因此適量吃海鮮與雞蛋是沒有問題的!

想要降低膽固醇問題,除了挑選較少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外,我們平常可以多攝取蔬菜,蔬菜富含的膳食纖維具有促進體內膽固醇代謝,而且其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被腸道細菌發酵利用後產生丁酸,會進一步減少肝臟自行產生的膽固醇,幫助控制血膽固醇濃度。

水溶性膳食纖維的來源以瓜果類、蕈菇類蔬菜和水果為主,可以在飲食中攝取足夠這類的食物,幫助補充水溶性膳食纖維。

除此之外,在多攝取蔬菜的同時,我們也要儘量避免含糖飲料、甜點等食物,過多的添加糖會促使血糖快速上升,胰島素大量分泌,將血液中的血糖轉換為三酸甘油酯,並且堆積在脂肪細胞中,提高血脂異常、總膽固醇上升的風險。

 / 林世航 營養師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綜合報導】農曆年後,許多人開始準備元宵湯圓,有人買材料動手做湯圓,但大部分則是在賣場挑選品牌湯圓,或在傳統市場買純手工製湯圓,口味種類繁多。營養師提醒,湯圓熱量高,2顆含餡湯圓就等於半碗白飯,三高慢性病患者應該忌口,不宜多吃。   千禧之愛營養師陳扆洵表示,湯圓(元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元宵節即將到來,但不論吃元宵還是湯圓,如何能享用美食,卻又不增加身體負擔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呂亦淳,研發「高纖低卡三彩圓」,設計低脂高纖三色創意湯圓,讓民眾能健康歡度元宵。 「高纖低卡三彩圓」 低熱量搭配多元營養健康倍增 1.低油、低熱量:「高...

閱讀詳情 »

你喜歡吃義式料理嗎?三五好友相聚,總會想來個披薩一起慶祝狂歡!義大利麵和披薩更是大家外食常見的選擇,但你知道這些熱量和營養素含量分別是多少嗎?好食課在這邊整理給大家~ 披薩熱量與營養素: 這次好食課搜集了6種口味的披薩,都是知名披薩店的數據,像是海鮮、和風章魚燒等等,有沒有你喜歡的口味呢?接下來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最近寒流來襲,氣溫驟變,不少患者出現咳嗽症狀。再加上這段期間武漢肺炎持續升溫,真的是人人自危,聞咳色變。冷空氣輪番來襲,時好時壞的天氣讓不少民眾咳嗽不停且未見好轉的跡象。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冷空氣易導致過敏症狀變嚴重,鼻過敏症狀除了打噴嚏及鼻塞以外,也有可能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