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元宵吃湯圓人也跟著圓? 營養師3招破解

元宵吃湯圓人也跟著圓? 營養師3招破解

【NOW健康 王澍清/綜合報導】農曆年後,許多人開始準備元宵湯圓,有人買材料動手做湯圓,但大部分則是在賣場挑選品牌湯圓,或在傳統市場買純手工製湯圓,口味種類繁多。營養師提醒,湯圓熱量高,2顆含餡湯圓就等於半碗白飯,三高慢性病患者應該忌口,不宜多吃。

 

千禧之愛營養師陳扆洵表示,湯圓(元宵)象徵團圓、美滿,可甜可鹹、可葷可素,一般多用白糖、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作甜餡,並以糯米粉包裹,下鍋湯煮也能油炸,料理方式很多元。

 

但湯圓原料為糯米,屬於高熱量食物,且腸胃較難消化,陳扆洵表示,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患者在吃湯圓元宵時,應該謹守3大原則,才能吃得安心、開心,不必擔心人也跟著變圓。

 

破解1:湯圓等量替換正餐

 

必須等量替換正餐,避免血糖爆衝危機。大小湯圓的外皮都由糯米製成,不論甜鹹,吃了兩大顆或20粒的小湯圓為點心,就等於吃進半碗白飯。

 

如果吃了湯圓,就應該減少正餐份量,避免血糖衝高。若將鹹湯圓作正餐,則建議1碗不超過4顆鹹湯圓,並且先吃助穩定血糖的蔬菜再吃湯圓。

 

破解2:添加高纖食物

 

自製湯圓時,將一半的糯米粉改以地瓜、糙米、小米或燕麥混合做成外皮,製作甜湯搭配白木耳,並用紅棗、枸杞等天然食材取代砂糖。

 

製作鹹湯圓,內餡則可放進黑木耳、深綠色蔬菜,並用柴魚為湯頭。如此一來,可以減糖、減鈉,熱量也比傳統元宵低許多,補充纖維則能調節血脂、助排便。

 

破解3:選對時間吃湯圓

 

由於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陳扆洵建議,避開晚餐後及睡前吃。三高患者可提前至中午食用,下午就有充裕時間消化。吃的時候細嚼慢嚥,避免嗆食、噎到或腸胃不適。

 

陳扆洵強調,不管是甜是鹹,包餡湯圓都屬高糖高油,建議有心、肝、腎功能異常、容易水腫者不要喝湯。購買時,應留意食品包裝的營養標示,注意食材的配料新鮮度及保存方式。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是近視王國,除了增加青光眼、白內障等風險,小心視網膜剝離找上門!北榮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陳世真表示,發生視網膜剝離高峰分別是50-69歲壯年,和高度近視的年輕族群,如果出現飛蚊症(突然出現浮動之黑點)型態改變、數量變多,或者視野出現閃光、變暗、扭曲和變形,一定要盡快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蔡先生因車禍造成小腿骨骨折,準備開刀之前,向麻醉科醫師表示擔心術後止痛問題,醫師依據病人的病況,經過詳細說明相關術後止痛做法後,蔡先生才安心進行手術。開刀有效止痛 加速恢復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主任洪明輝醫師表示,開刀後的傷口疼痛是所有病人立即會感受到的,開刀前的恐懼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走路小碎步、不自覺的顫抖、關節僵硬,不是中風也不是失智症,而是罹患了巴金森氏症。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李芝緯在秀林鄉佳民社區,帶領這群歲數加起來超過千歲的老人家們認識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是老人常見且僅次於失智症的腦部退化性疾病。高齡老人必須懂 巴金森病要治療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血液循環不佳造成的血栓,若是處理不善,血塊流至肺部造成肺栓塞恐有致命風險。62歲的沈姓男子去年起便開始右大腿脹痛,起初不以為意,直到3月初患部開始腫脹,走幾步路就須停頓休息,影響日常生活。就醫照射超音波後,發現是右足大腿至膝蓋間大範圍深部靜脈血栓。服藥3週都未見改善 積極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