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術後止痛多管齊下 減痛更有效

術後止痛多管齊下 減痛更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蔡先生因車禍造成小腿骨骨折,準備開刀之前,向麻醉科醫師表示擔心術後止痛問題,醫師依據病人的病況,經過詳細說明相關術後止痛做法後,蔡先生才安心進行手術。

開刀有效止痛 加速恢復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主任洪明輝醫師表示,開刀後的傷口疼痛是所有病人立即會感受到的,開刀前的恐懼甚至會加劇術後的急性疼痛程度,手術期間有效積極且多管齊下的術後止痛,能夠加速恢復速度,同時減少因為疼痛引發的各種併發症,包括肺炎、靜脈栓塞或認知功能障礙。

嗎啡強效止痛 易有副作用

洪明輝醫師指出,疼痛是第五生命徵象,就像心跳、血壓、呼吸血氧、體溫對身體一樣重要。過去20年的推廣,醫護人員都會關切病人手術後的疼痛程度,教導疼痛不必忍,並積極地致力於有效止痛。洪明輝醫師說明,嗎啡類藥物是很強效的止痛藥,可立即緩解手術後,中度至重度的急性疼痛。但對於相對敏感體質的人來說,也容易產生副作用,像是噁心嘔吐、譫妄、呼吸抑制、或因耐受性增加而需要更多止痛藥物。

止痛多管齊下 效果顯著且副作用少

洪明輝醫師表示,最新的術後止痛策略,是依據引發傷口疼痛的不同生理機制多管齊下,非單靠傳統的嗎啡類止痛藥。除了有更好的止痛效果,同時減少嗎啡類藥物的使用量,甚至可於手術期間全程不用嗎啡,延長無痛的時間,減少可能副作用,縮短恢復時間。對於嗎啡類藥物敏感的人來說,像是老年人、肥胖、婦女、有呼吸中止症候群的人,以及進行呼吸道、開胸、開腹手術者來說,更是有幫助。

減少嗎啡使用 術前與麻醉醫師溝通

有效的多管齊下術後止痛策略,包括整合區域麻醉止痛、普拿疼類的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靜脈注射類固醇、局部麻醉藥物等止痛輔佐劑。手術期間這些藥物可以合併數種使用,個別劑量都很低,但有合併加乘止痛效果,有效地延長手術後無痛的療效。麻醉醫師可依據病人體質及需求,有效減輕術後不適,後續仍可搭配病患自控式止痛裝置(PCA)給予止痛藥物,作為額外需求的持續性止痛選擇。

洪明輝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越來越多麻醉科醫師,會使用超音波輔助區域麻醉止痛,而且運用各種麻醉止痛輔佐劑均能有效降低疼痛,減少嗎啡類藥物總使用量,已成為開刀房內麻醉醫師的常備藥物選擇。提醒手術病人與家屬,手術前可以多與麻醉醫師討論,開刀免驚慌。

【延伸閱讀】「腸」保健康!益生菌+纖維+酵素 保持消化機能好「酵」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跌倒、用錯藥、維生管滑脫,是醫院最常發生的安全問題,而這些都需要醫護人員、病患與家屬一同努力才能避免。為了配合醫策會「病人安全我會應」活動,大林慈濟醫院在大廳舉辦園遊會。由志工們齊心演出「就醫預防跌倒」的情境短劇,宣導預防病人跌倒的小撇步。由志工們演出的預防跌倒情境劇中,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女人愛髮如命!乳癌患者接受化療,可能產生掉髮、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不過,最新調查顯示,5成患者擔心掉髮,更甚於疲累、身體不適,以及生活不便、住院等。醫師表示,並非所有化療都會造成掉髮的副作用,且療程不會超過半年,完成治療後,頭髮會重新長出,髮質也會更烏黑、亮麗,乳癌患者應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秋意漸濃,早晚溫差變大,流感也悄悄逼近。有鑑於長者及免疫力差的安養機構住民,常因感染流感而導致嚴重併發症,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地擴大公費流感疫苗施打對象,把年齡限制從65歲以上降至60歲,自10月1日開打以來,約有9萬民眾已受惠,衛生局呼籲還沒施打疫苗的長者應及早接種,降低流...

閱讀詳情 »

你以為最可怕的疾病是「癌症」?! 其實,「糖尿病」才是悄悄奪走健康,讓人比死還痛苦的隱形殺手! 前總統蔣經國因糖尿病,腳趾組織壞死、截肢;安潔莉娜裘莉飽受妊娠糖尿病所苦,甚至引發憂鬱症; 秀場天王豬哥亮上台前狂吞藥,險些併發白內障……。   不要以為糖尿病不痛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