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伯大腿腫脹 手術取血栓

老伯大腿腫脹 手術取血栓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血液循環不佳造成的血栓,若是處理不善,血塊流至肺部造成肺栓塞恐有致命風險。62歲的沈姓男子去年起便開始右大腿脹痛,起初不以為意,直到3月初患部開始腫脹,走幾步路就須停頓休息,影響日常生活。就醫照射超音波後,發現是右足大腿至膝蓋間大範圍深部靜脈血栓。

服藥3週都未見改善 積極治療取血栓

化解血栓傳統且保守的方式為服藥物溶血和施打溶血針,但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蕭如豐發現,沈男的血栓服藥後3周都未見改善,擔心血塊硬化,且血塊流至肺部造成肺栓塞更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決定採取更積極的做法,緊急引進器械取栓設備,以器械深入體內抽取血栓。

醫療團隊先進行靜脈攝影,確定血栓位置後,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徐仁德在沈男膝蓋後方打入導絲直達血栓處,並將導管沿著導絲置入,特製的導管能夠將血栓軟化,再從同一管路抽取出大部分靜脈血管血塊,術後數小時沈男腿部消腫,腫痛感不再,復原狀況良好,成功進行深部靜脈血栓器械取栓術。

器械取栓術傷口小、復發率較低 為下肢深層靜脈栓塞新治療方式

器械取栓術傷口僅原子筆筆芯大小,復原快速,後續復發可能性低,血塊根除更大大減低後遺症;醫療團隊取栓時,同時發現沈男有靜脈狹窄徵兆,提醒他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徐仁德醫師表示,傳統服藥溶血方式,輕則血栓清不乾淨,重則恐導致胃腸道甚至顱內出血,有一定風險,血栓形成早期取出,預後佳。

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許育誠解釋,目前針對下肢深層靜脈栓塞,器械取栓是一種新的治療方式,特別對傳統治療效果不彰的病患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現代人隨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血液裡增加許多膽固醇和脂肪,可能加速血栓形成、導致血管堵塞,三高一族、中老年人等都是血栓高危險群,血栓會造成患部腫脹,嚴重則可能致命。飲食控制、養成運動習慣,能夠預防血栓的生成。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延伸閱讀】「腸」保健康!益生菌+纖維+酵素 保持消化機能好「酵」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9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心衰竭比癌症更致命,半數患者壽命不到5年!亞東醫院成立「心衰竭中心」,透過跨領域團隊照護,使用運動心肺功能測驗(CPX)為評估工具,6個月再住院率逐年減少,今年第一季僅0.8%。心臟疾病國人死因第2 心衰竭最致命亞東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99歲蔣姓老翁罹患下咽癌,連續兩個月都吞嚥困難、難以進食,後來甚至呼吸困難。因為患者非常年長,多數醫師擔心如果進行全喉切除、修補手術,時間過長,患者體力無法應付。台南市立醫院名譽院長吳明和醫師便採用食道上提後壁劈開、直接吻合修補方式,進行手術,不只手術時間縮短,術後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7歲中年男性,3年檢查發現有瘜肉,但工作忙碌未及時切除;日前,藝人豬哥亮大腸癌過世,才想到再次就醫檢查,沒想到長成2公分瘜肉,確診為一期大腸癌。癌細胞侵犯黏膜層 確診大腸癌一期收治個案的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羅鴻源指出,該患者經由大腸鏡檢查,發現已長成2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歲的家庭主婦王太太,因腹瀉就診,意外診斷出罹患慢性C型肝炎,已進展到肝硬化,並且已出現脾臟腫大及血球低下。受限於血球低下無法接受傳統、健保給付的干擾素合併雷巴威靈治療。經過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張智皓討論後,選擇近年問世的純口服C肝新藥,療效顯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