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穩定低點,今(5)日再度零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強調,維持良好衛生習慣才能確保成績持續,5月5日正好是「世界手部衛生日」,指揮中心響應活動,「防疫五月天」親自示範正確洗手方式,強調一定要把雙手塗抹肥皂,每個細節都不能放過,才能徹底清洗雙手。
指揮中心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09年起,提出「拯救生命:清潔雙手(Save Lives : Clean Your Hands)」活動,同時將5月5日訂為「世界手部衛生日」,每年以不同的活動主題呼籲全球響應手部衛生,以5隻手指頭象徵手部衛生5時機,強化手部衛生概念,並強調手部衛生能減少感染。
中山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從閭提醒,雖然新冠肺炎病毒可以用酒精消滅,但很多病毒酒精無法去除,例如諾羅病毒,如果雙手沒有乾淨,就很容易跑到腸胃道引發感染,並且洗手一定不可以馬虎,洗手5步驟(溼、搓、沖、捧、擦),與7字訣(內、外、夾、弓、大、立、腕),都不可以省略。
謝從閭強調,曾經有研究發現,如果洗手不徹底,可能培養出比沒洗手更多的細菌,因為雙手本來就有深層的固有細菌,淺層暫存的細菌多是接觸物體表面沾染到的,如果沒有落實洗手步驟,雖然稍微清除淺層細菌,卻帶起更多深層細菌到雙手表面,反而增加許多病菌感染風險,所以洗手不可以放過任何一個紋路與縫隙。
指揮中心指出,疾病管制署自2010年起推動「建置手部衛生示範中心」計畫,以WHO手部衛生指引及相關工具為藍本,訂定我國手部衛生推廣執行策略,並建立教育訓練、成效評估及報告回饋等機制。此外,疾管署也在長期照護機構推廣手部衛生,以降低機構內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發生。
國際間疫情仍然嚴峻,指揮中心再次呼籲,防疫期間民眾應做好個人防疫措施,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及搭乘大眾運輸時應佩戴口罩,並注意手部衛生,落實正確洗手五時間,包含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看病前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五月天」莊人祥、張上淳、陳時中、陳宗彥、周志浩(左起),示範洗手7字訣「內、外、夾、弓、大、立、腕」。(影片拍攝/陳敬哲)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台大公衛推估6月底疫情低點 歐洲北美疫情開始降溫
對抗新冠病毒勤洗手、戴口罩 更要防範「病從眼入」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