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北部40歲男染漢他病毒 今年累計4例5年同期最高

北部40歲男染漢他病毒 今年累計4例5年同期最高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年第4例漢他病毒現蹤!衛福部疾管署發布,北部40多歲男性,近期無出國史,活動地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工作地偶見老鼠,但未遭咬傷,4月10日起出現發燒、腹瀉、全身痠痛等症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11日收治住院並進行通報,因第1次採檢結果無法確認,27日再次採檢,於昨(4)日確診。


疾管署表示,依據歷年統計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4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略高於2016至2019年同期(分別為3、0、1、0例),個案居住地為南部3例、北部1例;自2010年以來累計18例,性別以男性12例(佔66.7%)為多;年齡則以40歲以上14例(佔77.8%)為多。


疾管署強調,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


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為數天至2個月,主要感染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疾管署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措施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應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


更多NOW健康報導
對抗新冠病毒勤洗手、戴口罩 更要防範「病從眼入」
身陷火場如何逃出「生」路? 打火哥教你火災求生術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小的時候看著姐姐戴著耳釘自己好羨慕,但是小時候的自己很怕疼,所以放棄了打耳眼的念頭。長大之後儘管有很多什麼激光打耳眼啥的,自己還是不敢嘗試!因為身邊的朋友有的耳眼腫,甚至變臭。那小編就帶大家梳理下,耳洞為什麼會變臭,以及我們應該怎麼注意保護耳洞。 一、為什麼耳洞會變臭 有耳洞的妹子不少。剛打耳洞的...

閱讀詳情 »

1當歸雞蛋 當歸調血,是治療女性疾病的良品。配合紅糖雞蛋吃,效果更好,口感風味不錯,值得推薦。食材:當歸15g、雞蛋100g、紅糖30g   2薑棗糖茶 薑糖茶和紅棗,日常食用調理功效非常好,尤其是在治療痛經方面非常有效!食材:大棗6個、生薑1塊、紅糖1勺、水適量   3當歸羊...

閱讀詳情 »

血管遍布人體,是輸送血壓和完成營養物質轉換的重要“管道”。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血管會自然衰退老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但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註意科學飲食,改進膳食結構,加強體育鍛煉,便可清理和保護我們的血管,能讓血管更年輕、更健康! 小白菜 = 保持血管彈性 = 小白...

閱讀詳情 »

(僅為示意,圖片翻攝自百度圖片)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在黑色素瘤微信交流群中,病友們的鼓勵和幫助也是小沈的精神支柱。 「大病面前做到心如止水並不容易,所以,要允許自己偶爾心傷。努力、堅強、堅持、樂觀,沒準就能看見新的曙光。」這是沈慧玲在微博中寫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