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肺炎】又見+0 26.5萬劑AZ疫苗已於上午抵台

【新冠肺炎】又見+0 26.5萬劑AZ疫苗已於上午抵台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分別自瑞典、美國、印尼(3例)及印度(2例)入境;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境外移入7例 來自瑞典、美、印尼、印度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瑞典(案16058)、美國(案16059)、印尼(案16060、16061、16062)及印度(案16063、16064)入境,入境日介於8月13日至8月25日,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新增1例死亡 60多歲男性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14879為60多歲男性,具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個案接觸史;3月12日因其他原因住院,6月26日出現發燒、咳嗽及腹瀉症狀,6月29日採檢,6月30日確診,8月18日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25日累計公布14,740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3,669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92.7%。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596,70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2,579,632例排除),其中15,954例確診,分別為1,392例境外移入,14,50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3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2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0例、臺北市315例、基隆市28例、桃園市26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臺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新冠肺炎】又見+0 26.5萬劑AZ疫苗已於上午抵台

26.5萬劑AZ疫苗已抵台 效期至12月7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26.5萬劑AstraZeneca疫苗已於今(27)日上午11時37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待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該中心係於去(2020)年10月30日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公司簽署1,000萬劑COVID-19疫苗供應合約,先前已陸續到貨,分為3月3日11.7萬劑、7月7日62.6萬劑、7月15日56萬劑、7月27日58.2萬劑、8月12日52.4萬劑,本次提供第六批疫苗,截至目前總計約267.4萬劑到貨。本次提供的疫苗係為多劑型包裝(每瓶10人份),需存放於2-8℃環境,依臨床試驗每人需施打2劑,本批效期至今年12月7日。


【新冠肺炎】又見+0 26.5萬劑AZ疫苗已於上午抵台

【延伸閱讀】

歐研究:心房顫動早治療,助降低心血管併發症、中風風險

防疫期酷酷嗽嚇壞路人! 百日咳1傳17人,傳染力遠高新冠病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嘉義市今年全面開辦免費子宮頸癌疫苗施打計畫,估計有兩千名嘉義市國一女生受惠!此次免費施打的四價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共需施打三劑,其中第一劑已於五月底完成,共計1815名學生完成接種,接種率超過九成。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家庭醫學科陳怡成醫師表示,四價人類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隨便聽信網路美白偏方,小心皮膚沒變白,卻把膚質搞砸!一名年輕的「黒美人」救生員婷婷,每天6小時曝曬在游泳池畔,長期在豔陽下卻沒防曬習慣,讓她工作一週就發現臉部肌膚粗糙暗沉,於是聽信網路偏方用白醋洗臉,沒想到才試3天,皮膚就明顯紅疹、脫皮,臉部肌膚成了黑黑粗粗的粽葉臉,嚇的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你家的塑膠碗盤用起來安全嗎?為了保障民眾食用安全,衛生署今天公告,重複性使用的塑膠類盤、碗及碟等三類食品容器必須標示八大類訊息,其中主體必須清楚寫上材質名稱以及耐熱溫度,以供民眾購買安全餐具時的參考。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指出,這項規定正式名稱為「重複性使用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現代夫妻求助人工生殖的情形越來越普遍,根據國健局統計,近13年來,人工生殖嬰兒就成長近3倍;衛生署提醒,人工生殖易有多胞胎,不但風險大,且併發症多,民眾若要施行人工生殖,應與醫師充分溝通,瞭解後再來進行。由於晚婚與遲育,衍生不孕問題,透過醫療技術進行人工生殖的夫妻也隨之增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