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接種疫苗引起心包填塞猝死? 心臟科醫師剖析可能原因

接種疫苗引起心包填塞猝死? 心臟科醫師剖析可能原因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幾起疫苗接種後死亡個案初步死因為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所引起的心包填塞,心臟內科醫師表示,部分民眾施打疫苗之後,血壓可能會比平常高一點,一旦血壓超過140/90,就應高警覺,如超過180/100,應緊急就醫。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心臟外面包覆著二層膜,中間稱作心包腔,心包膜腔內含有約20至30ml為心包膜液,潤滑之用,減少心臟跳動時的摩擦。


如果心包膜液體累積,心包腔內壓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就為心包填塞,要是壓力太大,可能在短時間壓扁心臟,造成猝死。


一般心包填塞可分為慢性、急性,前者以慢性發炎(心包膜炎)、肺結核、肺癌居多,病程緩慢,門診曾收治過就看過心包膜液超過1,000ml的個案,如同小水桶,因患者心臟功能較差,壓力較小,致命風險反而較低。


相較之下,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所引起的急性心包填塞,致命機率相當高,一旦心臟血管破裂,大量血液灌進心包腔,瞬間高壓可能擠扁心臟,可能在幾秒鐘內,就失去意識。


王宗道說,主動脈剝離為血管壁中層受損及內膜破裂引起,若出現大血管破裂出血,血管根部撕裂,就會引發急性心包填塞,此時,致死率高達7成。


王宗道指出,心臟功能相當良好的人,一旦出現急性心包填塞,因心搏正常,心臟用力將血液打出去,但血液又從裂縫灌進心包腔,只需來回幾次,人可能就沒了。


臨床顯示,急性外傷、心臟破裂、甲狀腺機能低下、自體免疫疾病或血液腫瘤疾病均可能造成急性或慢性心包膜填塞,提醒民眾,如果應該養成固定測量血壓的習慣,一旦血壓偏高,且運動後出現胸悶、急喘等症狀,務必積極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上班族年薪百萬不可及 腰圍破百引來代謝異常大有人在
▸節食、吃代餐效果缺乏醫學根據 9方法減重讓你瘦下來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25歲的陳先生,近年來飽受關節痛所苦,自認是過度勞動造成,加上擔心吃藥有副作用,一直忍痛不願就醫。直到日前髖部出現劇烈疼痛,導致其行走困難,終在親友勸誡下就醫。經照射X光發現,髖關節已出現不可逆的沾黏,且血液中發炎指數嚴重超標,才驚覺已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好發青壯年男性 易與跌打損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一位腫瘤末期的病人女兒石小姐,想讓住院中的父親完成最後的心願,參與自己的終身大事,選擇在醫院文定。儀式開始前的短短3小時,醫院志工隊長帶領志工們如施展魔法般讓病房的交誼廳華麗變身,石小姐與家屬看見場地剎那紅了眼眶,表示未曾想過醫院會為了自己用心至此。醫院志工的故事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80歲黃老先生,因為胃食道逆流一直無法改善,到童綜合醫院求診胃腸肝膽科醫師劉博堃,經醫師問診並進行胃鏡檢查,發現食道內有約4公分左右扁平腫瘤,經切片檢查後確認罹患第一期食道癌。診治醫師劉博堃指出,食道癌症狀常忽略,若長期腹部不適、喉嚨有異,應盡速求診。食道癌無早期症狀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人類衰老雖從中年就開始,但消化道年齡本身就會隨人體生理年齡增長,在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普遍外食,多油多糖、少動少喝水的前提下,纖維攝取過少加上久坐的生活型態,讓腸胃蠕動功能更衰弱。台灣人腸齡不好 空補益生菌救不了根據董氏基金會公佈之「全台腸年齡調查」數據顯示,台灣青壯年平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