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肺炎即時報導】5 天零確診 迎五一「防疫新生活運動」開跑

【新冠肺炎即時報導】5 天零確診 迎五一「防疫新生活運動」開跑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確診病例;昨(29)日新增48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2,844例(含61,354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22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

防疫樂活新態度 啟動「防疫新生活運動」

在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及全民的團結努力下,國內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趨於平穩,為了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表示,近期將推行防疫樂活新態度,從戶外活動及餐飲兩個面向,鼓勵民眾力行「防疫新生活運動」,落實防疫之餘,也能放鬆享受生活。

指揮中心進一步指出,隨著國內疫情趨緩,為了讓民眾逐步回歸正常生活,將啟動防疫樂活新態度,希望民眾在維持個人防疫措施:勤洗手、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及搭乘大眾運輸時佩戴口罩的情況下,可以放心參與各項戶外活動,如:觀賞戶外型態的音樂會、藝文表演及體育賽事,或從事踏青、運動、旅遊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此外,民眾外出至餐廳或攤販用餐時,可挑選有適當用餐距離、隔板,提供套餐的店家享受美食。上述實施細節與啟動時間,將邀集相關部會進行討論後,於近期對外公布。

因應五一連假 假期生活防疫指引出爐

五一連假將於明天展開,指揮中心特別推出「COVID-19疫情期間民眾假期生活防疫指引」,民眾於享受休假時光的同時,仍需落實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外出活動時,應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若無法維持應佩戴口罩。並請留意自身及親友健康,如果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應佩戴口罩,不要外出,如需就醫,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以降低疫情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0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年節即將到來,多數人都會返鄉團聚,最好多留意長輩健康狀況;專家指出,根據以往經驗,許多年輕人返鄉回家,發現奶奶原本習慣燒一桌豐盛年夜菜,現在卻變了味;爺爺原本寫得一手好書法,如今卻字跡模糊,還有叫錯晚輩名字,其實都是失智症的徵兆。 失智症常見徵兆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不少糖尿病病患,相信單靠食物、運動就能降血糖,當心弄巧成拙!一名66歲的張先生,罹患糖尿病已經14年,雖然看過醫師,卻只看病不吃藥,堅持要用飲食和運動來控制血糖,3年前身體開始惡化虛弱,他發現視力愈來愈差,他以為或許是老花眼,到最後,甚至連眼前三十公分都只能看到模糊晃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家有嬰幼兒的家長要注意了!最近有諾羅病毒作怪,使得不少孩子吃盡苦頭,一直上吐下瀉,讓家長心疼不已之外,更是忙得團團轉。醫師提醒,諾羅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可藉由飛沫、糞便或嘔吐物人傳人,家長應加強清潔衛生。 諾羅病毒易出現群聚感染 冬天是諾羅病毒好發季節,而且不只是在嬰...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在日常生活裡,有很多人因為在小的時候沒有對牙齒不齊引起重視,到成年之後,才意識到牙齒不齊的影響。多數人認為人到了成年之後,牙齒已經定型,所以擔心沒有效果而遲遲沒有矯正。那麼,成年人牙齒不齊可以矯正嗎? 1成人牙齒矯正,無年齡限制 不少成年人心中會有顧慮,自己的牙齒已定型多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