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道透析」八旬老婦靠「吃」 減緩腎臟惡化

「腸道透析」八旬老婦靠「吃」 減緩腎臟惡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八十七歲的葉奶奶九年前確診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年事已高且患有乳癌及膽結石等多重共病症,對於透析猶豫不決,爾後子女陪同轉診至台北慈濟醫院,經醫師建議以降低尿毒素為治療對策,使用臺灣腎臟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引中推薦之醫藥級「奈米科技碳素粒子」吸附尿毒素。後續家屬特別來函感謝醫師治療六年間腎功能維持平穩,使長輩不受洗腎之苦而影響生活。

尿毒素惡化腎功能 奈米科技碳素粒子來吸附

台北慈濟醫院透析中心郭克林主任表示,尿毒素為人體代謝後的含氮廢物,部分來自飲食中過多的蛋白質,而腎臟功能衰退使得尿毒素殘存於體內,心血管問題接踵而來,腎功能也更加惡化。上述病例則是家屬不希望長輩進入透析,因此建議日本研發的「腸道透析」藥物(AST-120):奈米科技碳素粒子尿毒素吸附劑,可選擇性吸附腸道毒素,隨著糞便排出體外,阻斷尿毒素的形成並延緩腎絲球過濾率下降速度,另外需注意市面上琳琅滿目的山寨碳化產品,無治療腎臟病實證醫學,應避免誤用。


「腸道透析」八旬老婦靠「吃」 減緩腎臟惡化

動物實驗證實 奈米科技碳素粒子助改善動脈阻塞

慢性腎友因體內的尿毒素積累,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事件發生率,導致周邊動脈阻塞。郭克林主任與陽明大學團隊在最新研究中發現,腎臟功能退化的小鼠,投予四週之醫藥級奈米科技碳素粒子,可改善因尿毒素誘導的周邊動脈阻塞的情況。

飲食著手保健 減少腸道尿毒素

新型冠狀肺炎防疫期間,郭克林主任呼籲:慢性病患者應勤洗手、戴口罩,盡量少出入人多場合,做好自我保護,也須聽從醫囑建議不擅自停藥。慢性腎友平日保健可從飲食著手,攝取低蛋白、高膳食纖維的蔬食,以減少腸道尿毒素的形成,即便是疾病晚期,不需過度恐慌,不對治療怯步,也可安然度過不一樣的「腎」利人生。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腎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指發生於腎盂、腎盞及腎孟與輸尿管連接部的結石,多見於30~60歲人群,且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為什麼會患腎結石呢?研究顯示,除了泌尿系統感染、梗阻、自身代謝性疾病及遺傳因素外,腎結石的發病與不合理飲食關係密切。   吃什麼容易得腎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發生視網膜剝離的原因可分為裂孔性、牽引性以及滲液性三種,像是老化、近視等就屬於裂孔性,必須手術治療,另外屬於滲液性的葡萄膜炎,則不需手術治療;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建昇指出,當視網膜與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層分離時,就稱為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剝離的治療上,可利用冷凍固定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50多歲的女性,因癌症必須接受口服化療藥物治療,但對於醫師所開的化療藥物,卻擔心有副作用出現;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張展維指出,口服化療藥就是口吞服膠囊或錠劑的化學治療藥物,在治療癌症上,藥品毒性與副作用是和藥品種類和劑量相關。其實,癌症患者在服藥前,要懂得了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33歲電子工程師,放完年假工作第一天,不時出現緊張且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甚至常常感到疲倦,也因此被老闆罵了一頓,至身心科掛門診後,醫師諮詢發現,原來患者是因年節症候群所造成。這名患者年假期間,除了和家人吃團圓飯,也常和親朋好友打麻將,但沒想到全輸光,且因日夜作息不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