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道透析」八旬老婦靠「吃」 減緩腎臟惡化

「腸道透析」八旬老婦靠「吃」 減緩腎臟惡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八十七歲的葉奶奶九年前確診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年事已高且患有乳癌及膽結石等多重共病症,對於透析猶豫不決,爾後子女陪同轉診至台北慈濟醫院,經醫師建議以降低尿毒素為治療對策,使用臺灣腎臟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引中推薦之醫藥級「奈米科技碳素粒子」吸附尿毒素。後續家屬特別來函感謝醫師治療六年間腎功能維持平穩,使長輩不受洗腎之苦而影響生活。

尿毒素惡化腎功能 奈米科技碳素粒子來吸附

台北慈濟醫院透析中心郭克林主任表示,尿毒素為人體代謝後的含氮廢物,部分來自飲食中過多的蛋白質,而腎臟功能衰退使得尿毒素殘存於體內,心血管問題接踵而來,腎功能也更加惡化。上述病例則是家屬不希望長輩進入透析,因此建議日本研發的「腸道透析」藥物(AST-120):奈米科技碳素粒子尿毒素吸附劑,可選擇性吸附腸道毒素,隨著糞便排出體外,阻斷尿毒素的形成並延緩腎絲球過濾率下降速度,另外需注意市面上琳琅滿目的山寨碳化產品,無治療腎臟病實證醫學,應避免誤用。


「腸道透析」八旬老婦靠「吃」 減緩腎臟惡化

動物實驗證實 奈米科技碳素粒子助改善動脈阻塞

慢性腎友因體內的尿毒素積累,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事件發生率,導致周邊動脈阻塞。郭克林主任與陽明大學團隊在最新研究中發現,腎臟功能退化的小鼠,投予四週之醫藥級奈米科技碳素粒子,可改善因尿毒素誘導的周邊動脈阻塞的情況。

飲食著手保健 減少腸道尿毒素

新型冠狀肺炎防疫期間,郭克林主任呼籲:慢性病患者應勤洗手、戴口罩,盡量少出入人多場合,做好自我保護,也須聽從醫囑建議不擅自停藥。慢性腎友平日保健可從飲食著手,攝取低蛋白、高膳食纖維的蔬食,以減少腸道尿毒素的形成,即便是疾病晚期,不需過度恐慌,不對治療怯步,也可安然度過不一樣的「腎」利人生。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65歲以上國人缺牙比率為47.2%,且每人平均缺牙數達14.8顆牙,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裝設活動假牙自然成為許多人的替代選擇,而全台更有高達160萬人口使用活動式假牙。但專家提醒,雖然活動假牙相當便利,可若民眾清潔不當,不但無助口腔健康,更可能使其成為誘發口腔疾病上...

閱讀詳情 »

調查發現,逾半數的國人對預防失智症的認知不足。醫師指出,失智症是一種生活病,雖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但若運用「健腦3動」:身動、腦動,活動,以及搭配地中海飲食及充足睡眠,能大幅降低失智症惡化風險。 天主教失智症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指出,全世界目前平均每3秒就增加1名失智患者,而台灣現約有26萬名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表示,那天聽了海苔熊老師的講座「戀愛童話心理學」,我一直都對童話在隱喻中反映人性這點很感興趣。還記得還在準備研究所的時候,補習班老師跟我們提到:「童話角色越是讓你認同的,那角色的心思或性格會跟你很一致。」接著老師補了一句:「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們我最喜歡的童話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