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不擋民眾自費驗抗體了! 指揮中心點頭「開綠燈」收費不設上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有網紅帶起一股打完疫苗後檢驗抗體的風潮,引發爭議,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決定不阻擋民眾自費檢驗抗體了!指揮中心下午亦同步公布指引,只要醫療院所向地方衛生局申請獲核准,認定自費收費標準跟檢驗能力都合適的話,就可以幫民眾進行抗體檢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考量到民眾確實有因求學、工作、出國及其他個人因素等,而有血清抗體檢驗需求,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昨傍晚召開會議,邀集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臨床醫療及檢驗專家等進行專業溝通及討論,最後決定「開綠燈」。

羅一鈞強調,只要醫療院所向各地方衛生局申請,經審核自費收費標準跟能力都合適的話,就可以提供服務,但要提醒民眾的是,檢測結果無法完全等同於保護力、防疫力的高低或有無,這一點醫療院所在檢驗前後都要詳細向民眾解說,並正確解讀,該打疫苗的人就要去打,有相關抗體出來也不能忽略戴口罩、勤洗手及維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

羅一鈞表示,為避免實際上是染疫的民眾來做抗體檢驗,醫師也要審慎評估是否有疑似的症狀 ,若比較像是染疫者,應該進行PCR檢驗而非抗體檢驗。另外,目前相關檢驗產品廠牌眾多,指揮中心不會要求統一收費或設上限。

指揮中心公布開放民眾自費進行COVID-19血清抗體檢驗及配套措施如下:

1.民眾如有血清抗體檢驗需求,將可至經各地方衛生局審核通過之提供自費COVID-19血清抗體檢驗服務之醫事機構進行檢驗。為使提供自費血清抗體檢驗服務醫事機構及民眾有所依循,指揮中心參考歐美等國際檢驗指引及建議,血清抗體檢驗主要適用時機為評估個人是否曾經遭受感染產生抗體。由於一般抗體檢測結果不完全等同於對COVID-19免疫力(或保護力)之高低或有無,醫事機構在接受民眾進行自費血清抗體檢驗前後,應詳細說明其檢測方式及結果代表之意義,以利正確解讀。

2.為防範疾病傳播風險及保障民眾健康,民眾於自費抗體檢驗前,需經醫師評估,如具發燒、呼吸道症狀、味覺嗅覺喪失、不明腹瀉等疑似COVID-19 症狀、TOCC風險或有疑慮者,應先進行核酸檢驗等措施。若無上述相關症狀或評估無疑慮者,由醫師開立檢驗處方執行自費抗體檢驗。

3.檢驗試劑以使用通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許可之SARS-CoV-2人類抗體檢測試劑抗體,並須於檢驗報告中載明檢驗抗原種類(如:S蛋白等)及抗體項目(如:IgG、Total Ig等)、使用之試劑廠牌及檢測方法(如:CLIA或ELISA)、檢驗結果(如檢測數值及判讀標準)等資訊。

4.自費檢驗收費標準,依據醫療法第21條規定:「醫療機構收取醫療費用之標準,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定之」,及醫療法第22條第2項規定:「醫療機構不得違反收費標準,超額或擅立收費項目收費」。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鴻海員工「快篩陽、PCR又陽又陰」詭異 莊人祥:暫不判定確診!

本土「嘉玲」死亡也+0! 僅多9境外移入病例分從7國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音波拉皮如「隔山打牛」  拉完皮「膠原蛋白」多久流失? 當皮膚逐漸老化,產生下垂、鬆弛等各種問題時,非手術治療中當以「拉皮治療」最為風行,由於不須藉由侵入性治療,就能達到拉提、塑形的效果,是忙碌青壯年人士的醫美首選之一。然而,拉皮手術又分為「音波」及「電波」二大種類,功能、...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15期今(23)日開放預約,11月25日起開打,而為了更便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也宣布,開放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安排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增加已接種第一劑AZ疫苗接種間隔至少8周以上民眾,第二劑接種BNT或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各地,短時間內陸續發生超商店員勸導戴口罩,反遭暴力傷害,甚至遭刺死的不幸事件,引爆民怨沸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下午在疫情記會上,再度感謝第一線人員的防疫貢獻之外,也提出兩方式因應,要求超商改以告示、廣播方式取代口頭勸導。 桃園龜山一間超商21日,一...

閱讀詳情 »

▲台灣分子醫學會年會今年聚焦膽管癌治療新藥,理事長葉俊男鼓勵民眾不要輕言放棄。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劉宇軒/台北報導 儘管不在國人十大癌症排行榜之內,但五年存活率不到二成、死亡率極高的「膽管癌」卻是國內醫界公認最難治的癌症之一,因為有辦法手術者才有機會治癒,否則晚期膽管癌,幾乎只靠化療,效果不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