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費檢驗新冠抗體開放 羅一鈞:不等同疫苗保護力檢測

自費檢驗新冠抗體開放 羅一鈞:不等同疫苗保護力檢測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網紅四叉貓(劉宇席)自費檢驗疫苗抗體,引起是否合法恐怕罰款醫事單位爭議,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式定調,經專家討論會議後,決定採取開放方針,民眾可以至核可醫事單位,自費檢驗新冠血清抗體。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民眾如有血清抗體檢驗需求,可以至地方衛生局審核通過醫事單位,自費檢驗新冠肺炎血清抗體,但參考歐美等國際檢驗指引及建議,血清抗體檢驗主要用在評估是否曾經遭受感染產生。


羅一鈞強調,由於一般抗體檢測結果,不完全等同於對新冠肺炎免疫力或保護力高低或有無,醫事機構在接受民眾進行自費血清抗體檢驗前後,應詳細說明其檢測方式及結果代表意義,以利正確解讀。


羅一鈞接著說,民眾自費抗體檢驗前,需經醫師評估,如具發燒、呼吸道症狀、味覺嗅覺喪失、不明腹瀉等疑似新冠症狀、TOCC風險或有疑慮者,應先進行核酸檢驗等措施。若評估無疑慮由醫師開立檢驗處方,執行自費抗體檢驗。


羅一鈞補充,檢驗試劑以使用通過衛福部食藥署許可新冠肺炎類抗體檢測試劑抗體,並須於檢驗報告中載明檢驗抗原種類,例如S蛋白等,及抗體項目如IgG、Total Ig等,使用試劑廠牌及檢測方法如CLIA或ELISA,檢驗結果包含檢測數值及判讀標準等資訊。


羅一鈞也說,自費檢驗收費標準,依據醫療法第21條規定,醫療機構收取醫療費用之標準,由直轄市、縣(市)管機關核定之,及醫療法第22條第2項規定醫療機構不得違反收費標準,超額或擅立收費項目收費。


指揮中心提醒,不論血清抗體檢驗結果為陽性或陰性,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維持社交距離、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等,以降低感染風險,確保自身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腎結石不治療恐走上洗腎人生 內視鏡手術終結深層結石
▸學童重返校園實體開學 睫狀肌拉「緊」報近視度數加深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老人家都有漏尿問題,主要因隨著年齡增加,骨盆底肌肉會漸漸老化鬆弛,這時若用力咳嗽、打噴嚏或提重物等促使腹壓增加的動作,就會導致漏尿。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泌尿科林威佑醫師指出,漏尿問題長期下來不僅使患者身心理造成影響,嚴重甚至影響生活品質,其實只要藉由固定每週坐2次,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8歲郭性男子,時常感到上腹痛跟腹脹感,直到疼痛感超過半年,懷疑自己是胃潰瘍而至腸胃科門診,原本安排胃鏡檢查,未料檢查當日腹痛難忍而直接到南投醫院急診就醫,醫師從電腦斷層掃瞄檢查發現郭男的橫結腸腫瘤併發阻塞,必須緊急手術,術後目前恢復良好。大腸癌初期症狀易被忽略 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阿茲海默症好發於65歲以上年長者,常造成患者及親友生活的嚴重負擔。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陳韻如副研究員團隊近期首度發現並證實,促使阿茲海默症更加惡化的關鍵機制為大腦中的蛋白質──TDP-43。此研究有助於掌握更多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特徵及機制,未來,可望透過此一蛋白質,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0歲張小姐近日因為覺得胸悶、心悸、頭暈,原以為是心臟疾病,就醫後心臟科醫師安排相關檢查無異狀,於是轉介肝膽腸胃科安排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是胃食道逆流惹的禍。生活壓力過大、緊湊 易造成胃食道逆流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也是肝膽腸胃科專家表示,現代人生活節奏較為快速、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