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乳齒蛀牙沒關係? 醫曝驚人真相竟影響一輩子

【有影】乳齒蛀牙沒關係? 醫曝驚人真相竟影響一輩子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台北報導

「不要!不要!我不要看牙齒!」在牙醫診所小朋友一邊尖叫,一邊掙扎,伴隨著家長無奈的安撫聲,這個畫面是否很熟悉呢?台灣小朋友普遍害怕看牙醫,但專科醫師提醒,如果學齡前兒童沒有養成良好的口腔習慣,恐怕乳齒掉光了,恆齒可能也長不出來。

中壢天晟醫院牙科部醫師閻以煇時常遇到家長詢問「這麼小可以看牙齒嗎?乳牙不是都會換,還需要看牙醫嗎?」,有許多人認為乳牙會換,所以蛀牙掉了也沒關係,閻以煇提醒,孩童乳牙如果因為齲齒或外傷受到感染,可能會造成恆牙先天發育不良,甚至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除此之外,乳牙齒列的完整性也會影響恆牙的齒列,乳齒排列不齊而東倒西歪,可能導致恆齒萌發位置縮小,甚至於消失,未來小朋友就會有齒列不整、恆齒無法長出的問題,因此台灣及美國的兒童牙科醫學會均建議,孩童應在第一顆牙齒長出來後的6個月內,進行第一次牙科的檢查,最晚則不要超過一歲。

閻以煇觀察到,近幾年越來越多家長開始注重兒童口腔保健,而固定到牙科診所報到,但是小朋友的情緒往往影響看診流程,他建議當家長帶著小朋友來看診時,大人的態度越輕鬆,孩童的情緒也較緩和;許多家長在看診前為了安撫小朋友,會輕易給出承諾,像是「今天站著看就好」、「今天不打針」、「今天不抓蟲蟲」、「看看就回家了」,但若跟實際看診有落差,反而造成小朋友對看牙醫反感而影響之後的療程。

面對看診兒童表露出不安與焦慮,專業牙科醫師通常也會其應對方式,像是第一次來診時,會向孩童介紹各種牙科器具的功能,降低他們對於牙科治療的焦慮,如果孩童配合的話就給予正向回饋,像是口頭稱讚、送貼紙、拍手等等。

但面對哭鬧不停、或是不斷尖叫的孩童,醫師可能會利用束縛板,保護小朋友避免被尖銳器械刺傷,或是安排舒眠治療,給小朋友輕度的鎮靜藥物,讓小朋友安靜配合治療。

閻以煇建議家長,可以帶小朋友到專業的護牙親善診所(dental home),這類型診所就如同一個「家庭牙醫」的概念,由孩童、家長、牙醫師、專科牙醫師及其他兒科專業人員共同參與,提供一個以家庭為中心、全方面且定期的口腔健康照護,讓孩童從小到大可以接受到完整的諮詢及預防照護。

新聞照來源: 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再見黃板牙 醫詳解牙齒美白貼片迷思

【有影】新植牙技術一日搞定 銀髮族擺脫缺牙夢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   我 很喜歡旅行,也常至國內外各地自助旅行,每每在旅行中走累了,總喜歡找個速食店點杯飲料休息一下,喜歡望著透明玻璃,觀察來來往往的路人們,曾經有人說了 一個笑話,你知道中國人和外國人如果走路不小心跌倒,第一個反應會是如何呢?中國人會先左顧右盼,...

閱讀詳情 »

「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都很棒,做自己就好」--乙武洋匡   日前受邀出席由主辦單位天馬行空,以及多扶接送所主辦的由乙武洋匡所主演的勵志電影「沒問題,三班」的電影試映會,讓身障者也可以輕鬆自在的觀賞電影,片中以乙武洋匡的故事為背景,並深刻描繪主角與其班級學生的真情交流與互動,看完之後給了我...

閱讀詳情 »

《走吧!去做你真正渴望的事:創造有意義人生的7分鐘微行動》 國際NGO工作者/作家 褚士瑩│極地超馬運動員 陳彥博│藝人 黑人陳建州 熱情推薦 如果,生命對你有求必應,你對人生有何企求? 人生早就準備好我們的所需,我們該問問自己,到底要追求什麼! 我們都想要更有意義的人生,卻經常在忙亂中失焦。 究...

閱讀詳情 »

「你如果不試的話,怎麼知道自己能夠做到多少。」──《逆光飛翔》黃裕翔   日 前受邀至家扶中心獎學金頒獎典禮演講,社工們希望我可以提早到,他們想讓我看看這一群孩子們的環境保護計劃,當天演講我提早到,當我抵達時,有一個孩子馬 上給了我一張他們自己設計的保育宣傳單,而這群孩子們上台透過影片,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