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COVID-19確診人數,總共有15820人,目前解隔離的比例,已經有89.9%,差一點點就要突破九成。大部分的康復患者,也都回到正常的生活。但他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疫苗到底該不該打?根據疾管署建議,染疫康復後,六個月還是要打疫苗,增加保護力。
胸腔內科醫師 與 確診康復者:「你可以打(疫苗) 打的目的是為了加強,你已經有天然的。」
確診康復患者出院後回診,特別向醫師詢問是否要施打疫苗。根據疾病管制署的建議,康復後六個月可施打。
台北慈濟醫院感管中心副主任 吳秉昇:「感染過新冠病毒,無論你有症狀或沒症狀,都會建議你在六個月之後,再接種新冠病毒的疫苗。」
研究顯示,確診者體內的抗體三個月後保護力開始下降,程度因人而異,國外也出現確診個案再次染疫的情形。
台北慈濟醫院感管中心副主任 吳秉昇:「他的保護會多高 持續時間有多久,這個因人而異 真的差很多,所以老人家,或免疫功能缺乏的這種病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他的抗體上升的情況,肯定是沒有像成年人,健康的成年人這麼快。」
加上病毒株不斷變異,感染Alpha者不見得對Delta病毒有保護力,因此還是建議康復後施打疫苗。
台北報導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大愛新聞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