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本土+0境外增1例 未來兩周維持2級警戒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文成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國內疫情穩定,最近新增的3例本土個案也都是舊案,疫苗接種努力進行中,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自10月19日至11月1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但鬆綁口罩規定,室外運動時,以及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可以不用戴口罩。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6447),為30多歲印尼籍女性,有COVID-19疫苗接種史,今年10月2日持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自印尼入境,入境後於至集中檢疫所採檢陰性後進行檢疫,10月15日安排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檢疫期間無接觸他人,故無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表示未來兩周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調整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

一、 二級警戒措施:
1. 除例外情形,外出全程佩戴口罩:於室外從事運動,或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如無相關症狀且與不特定對象均能保持社交距離,可免戴口罩。
2. 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3.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
4. 集會活動(含會議、展覽、婚宴、餐宴等)人數上限:
(1) 室內80人,或室內超過80人但容留人數符合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
(2) 室外300人。
(3) 不符上列條件者,應提防疫計畫,或依主管機關防疫規定辦理。

二、 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但符合以下情形者,得免戴口罩:
1. 於室外從事運動時。
2. 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
3. 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
4. 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
上述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 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
5. 外出時有飲食需求,能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得免戴口罩。
6. 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如:臺鐵高鐵用餐區)或活動,如符合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

三、 仍須關閉之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

指揮中心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適度放寬管制措施,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以兼顧防疫與生活品質。

照片來源:疾管署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今10例境外移入有7例是突破性感染 接種疫苗品牌全曝光

批號誤植不只北市!新北也爆診所出錯   莊人祥下達新「防呆」措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白雁/氣學管理專家 中秋節放假的輕鬆心情,加上應景的烤肉、月餅、柚子等吃的喝的美食佳肴,都很容易讓人胃口大開,但這些食物不小心吃多了,不但讓人肥胖,還會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尤其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疾病的人,恐引發更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在這與你分享,萬一你貪嘴吃多了,該怎麼補救呢?而...

閱讀詳情 »

▲不只捐血能救人,捐糞菌也能救人一命。(照/台北榮總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只捐血一袋能救人一命,現在捐「糞」也能救人命!台北榮總今(4)日正式揭牌啟用國內首座的「高規格生物安全等級第二級專用微菌製備實驗室」,可將健康人的糞便製成微菌叢,用於治療使用抗生素無效、死亡率可高達3成的困...

閱讀詳情 »

【真人實證】愛吃大餐的貪吃鬼也能成功減重43公斤【首度公開】「低醣、減醣」美味7日減醣瘦身菜單不運動x不節食x一日三餐吃出瘦體質吃得飽的112道減醣食譜,讓你減重+減脂+減腰圍! 減重就一定要餓肚子嗎? 日本料理研究家鈴木沙織,體重最高曾達84公斤,體脂肪也高於50%,因被醫生警告會危及生命,而開始...

閱讀詳情 »

▲開學了,接下來一個月都是校園傳染病的高風險期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周五開學了,好不容易熬過漫長暑假的父母接下來卻可能樂不起來,因為即將面對的,恐是一波孩子互相傳染的發病潮,疾管署今(3)日示警,監測發現,國內已經出現腸病毒、流感兩大病毒發威的現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