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待家用3C 頸部疼痛困擾增加

疫情待家用3C 頸部疼痛困擾增加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幾個月來的疫情延燒,許多人待在家裡的時間明顯增加,不論是成年人或孩子,使用電腦或手機的時間或許也有所大幅增長,如此可能會伴隨煩人的頸部痠痛等問題。

頸椎神經根病變  咳嗽、打噴嚏恐加劇症狀

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郭家瑜表示,「頸部拉傷」是常見因頸部肌肉附著骨膜時常沒有肌腱相連接,所以容易過度拉扯而受傷;「頸椎神經根病變」是好發於頸椎5~8節,可能是椎間盤突出、骨刺、韌帶肥厚等原因,導致椎間孔狹窄,壓迫頸部神經根,造成肌肉無力與感覺障礙,加劇因子包括咳嗽、打噴嚏、閉氣用力等。

頸部椎間盤退化 躺著或頭後面墊枕頭可緩解

而「頸椎小面關節疼痛」可能伴隨車禍後頸部揮鞭症候群或椎間盤突出一同出現;「頸部椎間盤退化」則最常見於頸椎5~6節,退化過程中椎間盤的水分減少、高度下降,坐太久、咳嗽或加重疼痛,躺著或頭後面墊枕頭會緩解。

至於「脊髓型頸椎病變」較嚴重,原因包括退化、後縱韌帶骨鈣化,通常有遠端肢體麻與感覺異常、下肢較上肢無力、從椅子起來有困難。

脖子痛伴隨頭痛  需要立即就醫

若是跌倒、車禍、受傷後除了頸部疼痛外,突然無力甚至癱瘓,可能是傷到頸髓,應盡速至急診,評估是否進行減壓手術。再來就是,脖子痛伴隨頭痛,甚至有Horner's Syndrome (瞳孔縮小、眼瞼下垂、流汗變少),可能是血管剝離壓到神經,應盡快至急診;脖子痛伴隨發燒、頭痛、頸部僵硬、意識障礙,可能是腦膜炎,也應盡速至急診。

什麼情況的頸部疼痛,要到門診評估治療?

郭家瑜醫師提醒,只要不舒服,或影響到日常生活,都可來門診,尤其有脖子痛合併神經學症狀,包括無力、麻、放射性疼痛。到一般門診的頸部疼痛檢查,像是X光影像檢查頸椎的椎體排列、骨刺、穩定性;比較嚴重的情況會安排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或是透過「肌電圖」,用來評估周邊神經損傷,除非有神經學症狀,通常未必需要肌電圖檢查。

【延伸閱讀】

長時間盯3 C肩頸痛? 中醫改良式針灸縮短病程

疫情肩頸酸又麻 針灸針刀來幫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6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1、腹脹、腹痛。原因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2、便血,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只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右半結腸癌病人中有這種,肉眼可見的便血者佔36。5%。這也屬於大腸癌...

閱讀詳情 »

幾年前,當有專家說,未來癌症會如感冒般普遍,當時就笑了,現在,越來越笑不出來了...珍惜生命,遠離癌症!很多人一聽到“癌症”這個詞,立馬談“病”色變。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病理和免疫學教授羅伯特·史萊伯發現,如果一些不良生活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門諾醫院推動遠距照護服務將屆滿4年,透過網路平台和專業人員互動,可提供24小時全天候照護,減少民眾就醫的時間和金錢,尤其地處偏遠的鄉鎮,可提高當地民眾的醫療可近性。今年門諾醫院推廣以「儲蓄健康」的概念出發,將預防保健的觀念納入,建議可將服務提前在保險期間逐年使用,並透過...

閱讀詳情 »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在處理一些簡單的算術時,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真的去算,而是把之前的記憶拿出來運用,不過兒童卻常常扳著手指一個一個算。科學家已經發現從兒童過渡到成年人大腦運作方式的改變,研究刊登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 雜誌。史丹佛大學發展認知神經科學家 Vin...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