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染上C肝別只護肝! 最新研究:心臟疾病風險、死亡率比B肝高

▲C肝病患如有胸痛、胸悶及疑似中風症狀時,應更積極處理。(示意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染有C肝,不只要護「肝」更要當「心」!林口長庚今(16)日發布最新進一步研究結果指出,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罹患急性冠心症、急性缺血性中風,要比B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高出1.3倍,死亡率甚至高達1.48倍。提醒C肝病患只要一出現有胸痛、胸悶及疑似中風症狀時,更要積極就醫。

事實上,國內外研究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慢性病毒感染會造成血管的血栓形成,容易引發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

據調查,全台目前約有171萬名B肝帶原患者,相當於每5至6位成年人就有1人;而C型肝炎帶原者約77.4萬名,盛行率大約為4.4%,堪稱是國病,林口長庚研究團隊因此進一步追蹤健保資料庫逾1萬2千名B、C肝患者,平均追蹤6年半,發現其具罹患心臟疾病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主治醫師吳健嘉表示,如同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病對心血管的影響,病毒、細菌等感染亦會造成心臟疾病的負面效應,因為發炎反應造成血管壁損傷,以及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和氧化脂質沉積,都與動脈粥狀硬化有密切關聯。

研究團隊發現,其中又以C型肝炎比B型肝炎更容易發生心臟疾病。吳健嘉指出,這是因為C型肝炎在各處造成的發炎情況,遠比B型肝炎嚴重;而研究也發現慢性C肝患者也較易產生嚴重心律不整,心臟發電處產生放電異常,為B肝患者的1.77倍,必要時須安裝心臟節律器。

長庚醫院副院長馮思中說,過去一提到肝炎,一般只會想到肝硬化、肝腫瘤的風險,傳統治療都把重點都放在護肝,但新的研究發現卻提醒須注意病患心血管方面的問題,尤其,肝炎現在有良好抗病毒藥物可用,可能出現肝好了、心血管卻出問題的現象。

醫師提醒,C型肝炎如果在6個月感染之內無法痊癒,有8成以上可能轉成慢性感染,發展成肝硬化機率高,應及早接受肝炎治療,而在C型肝炎比B型肝炎有更高機率發生心臟疾病的風險之下,只要有胸痛、胸悶及疑似中風症狀,無論在疾病篩檢、處理及治療上也應更積極。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不用打針吃藥,也能年輕二十歲的祕訣 你是否曾被醫生說過,或不記得自己是從何時開始,就已默默接受─身體不適是因為「退化」了,「退化」是必然且不可逆的旅程,所以也就只能這樣認了。 然而對於這樣的說詞,你內心真的服氣嗎?! 要我,我就不服! 「為什麼?」「憑什麼?」「你是誰?」我想你會這樣問,在回答這些問...

閱讀詳情 »

常常一早趕著出門,沒時間上廁所嗎?肚子裡憋了一堆便便,排不出來嗎?小孩的羊屎便怎麼快速排出?在此分享一種簡單的按壓法(我們全家已體驗此方法兩年多)不用3分鐘就可以很自然的將便便排出同時我也教了許多的同事,她們都說效果不錯在認定此按壓法有用後,將它推廣給大家~此按壓法為我的整脊師教導按壓時不要在室外,...

閱讀詳情 »

最近某桶裝水廠商遭爆所謂無菌製作過程都是假的,回收水桶竟然只是拿髒菜瓜布和怪異的L型道具來清洗,太噁心了吧! 說好的健康活水呢? 要喝乾淨水,以下三個關鍵知識報你知 1. 看清包裝水 (自來水、礦泉水) 包裝水的來源就兩種,自然水另外就是礦泉水,經過了過濾滅菌消毒後供日常飲用,最...

閱讀詳情 »

刺青,也就是紋身,作為人類輝煌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延續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在現在的現實生活中紋身給人印象多半是不可思議的,很直接就想到是黑道人物的專利品。 其實這種觀念並不適合現代,近幾年來社會日漸開放民眾大量接受歐美、日本等國的文化資訊,已不再把紋身當作禁忌,在紋身人員中有些是夫妻、情侶,表作愛意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