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滿臉丘疹、紅斑成了玫瑰女孩?酒糟症狀、迷思、全新診斷法報你知!

【有影】滿臉丘疹 紅斑成了玫瑰女孩?酒糟症狀 迷思 全新診斷法報你知!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杜亞穗、李盛雯/台北報導

為響應2021年國際酒糟月並加強全國民眾對於酒糟的認識,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尋找玫瑰女孩》系列衛教活動,期望透過衛教活動找尋全台正飽受酒糟所困擾的患者們,鼓勵他們勇於面對疾病、積極並主動前往皮膚專科診所諮詢與治療。若疑似為酒糟的患者,也可透過皮膚檢測確認皮膚狀況,再對症下藥治療。即便目前酒糟無法根治,但可以透過正確治療與日常保養,與酒糟共存、重拾好膚質。

玫瑰斑(Rosacea),俗稱酒糟,為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病變,主要為血管擴張(Vasodilation)所引起,患者多以女性為主,常見的致病因子包含紫外線、天氣炎熱、基因、情緒壓力、蠕形螨蟲、免疫系統以及表皮障壁功能的缺損等。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指出,酒糟正確的名稱為玫瑰斑,因患者臉頰會紅紅的,貌似有喝酒,而被以「酒糟」命名。因此門診中不少確診酒糟的患者常對醫師反應,自己平常又沒有喝酒,為什麼會得酒糟?朱家瑜表示,該症狀是指臉頰像玫瑰紅一般的體質,與酒一詞並無直接相關,不喝酒的人也有可能會罹患酒糟,雖酒糟一詞已經約定俗成為醫界與患者溝通時的慣用詞,但也期盼能將酒糟正名為玫瑰斑,避免患者對於名詞上的誤解。

朱家瑜指出,酒糟分為四種型態,為在兩頰、鼻翼、額頭或下巴,容易潮紅以及微血管擴張的「紅斑血管擴張型」、長得很像青春痘,不過不會有黑頭粉刺或白頭粉刺,多集中在臉的中軸線,如臉頰、人中、鼻子、鼻根下面、跟法令紋中間的「丘疹膿皰型」。亦有出現凹凸不平的皮脂增生,以及軟組織的增生,讓鼻頭呈現紅、腫,好像一顆球或腫瘤的「鼻瘤型」,以及輕微時為眼結膜發炎,眼睛灼熱感、乾燥、異物感、沙礫刺痛感、發紅、刺癢、畏光,嚴重時則可能表面破損或角膜炎的「眼睛型」。

朱家瑜補充,國內酒糟發生率約介於1%至5%之間,女性與男性比例約3:1,女性較多,其中原因包含先天的基因,或是後天外在因素的刺激,像是日曬、過度清潔、保養品與化妝品使用有關。其他刺激因子,像是吃太刺激性的食物、熱飲,或是泡湯、三溫暖都有可能讓皮膚狀況惡化,而有些人運動完臉頰會紅,這類型的人也可能是酒糟的高危險族群,應特別留意皮膚狀況。

診斷酒糟方面,黃輝鵬院長表示是依據臨床表現,臉中央持續不退的紅斑,並且會周期性惡化或鼻瘤型肥厚變化,兩項任一均可診斷為酒糟。沒有紅斑或鼻瘤者,如果主要表現包括丘疹/膿皰,面部潮紅,毛細血管擴張和眼睛症狀,有兩項以上也可以確診為酒糟。

另外,針對酒糟的致病因子,近年來在蠕形螨蟲有許多的討論。黃輝鵬表示,蠕形螨蟲除了會咬蝕人類的毛囊表皮,也會引起免疫反應,讓患者的皮膚受損,變得脆弱,進而使酒糟更加惡化。2020年時,黃輝鵬發表一項新型蠕形螨蟲檢測方法:「大拇指指甲擠壓法」。此檢測方法可以快速、準確的檢驗臉上是否有過多的蠕形螨蟲增生,已多次發表於國際會議中,盼可以幫助更多酒糟患者找到致病因子,進一步接受正確的治療。

為響應2021國際酒糟月,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將於4月起推出《尋找玫瑰女孩》系列活動,將於台北、台中、高雄邀請該區皮膚專科醫師舉行玫瑰斑巡迴衛教講座,提供民眾正確的衛教訊息,包含酒糟的症狀、治療與保養,期盼讓國人更了解酒糟,別再因為臉紅,或是丘疹膿皰而缺乏自信,也呼籲「玫瑰女孩」們盡早至皮膚專科診斷與治療。

同時,朱家瑜以及黃輝鵬也呼籲,患者要與酒糟和平共處,除了尋求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協助以外,應避免過度日曬以及刺激性的食物。此外,也要持心情平穩、生活作息也要正常,避免熬夜、皮膚保養盡量溫和、減少不必要的保養步驟,像是抗氧化、美白、去角質等保養品,也避免使用濕性化粧品。最重要的是定期回診,遵從醫師指示追蹤與治療,就有機會戰勝酒糟。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2021瘋「宅過年」!蝦皮年貨節開跑 南門市場online也買得到

毛孩圍爐宴照過來!蝦皮購物祭銅板優惠價 「寵」愛無負擔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非得吃隔夜菜,最好避開菜葉類,才能降低致癌物質的產生!不浪費食物是一種美德,不少家庭習慣將前一天吃剩的綠色蔬菜,作為隔天的便當菜,但這樣的做法,會讓含有硝酸鹽的蔬菜,經長時間置放與再加熱的過程中,分解出亞硝酸鹽,為胃腸癌的危險因子。營養師說,雖然吃隔夜菜罹癌的說法,目前沒有研究數據支持,但還是建議蔬...

閱讀詳情 »

Bernando LaPallo先生今年已113歲了,但他不僅精神煥發,最神奇的是他竟擁有30歲的肌膚,沒有皺紋,也沒有掉任何一顆牙齒。   Bernando LaPallo先生今年已113歲了,但他不僅精神煥發,最神奇的是他竟擁有30歲的肌膚,沒有皺紋,也沒有掉任何一顆牙齒。(網絡圖片...

閱讀詳情 »

最近正值季節交替,早晚溫差及濕度變化大,導致許多呼吸道過敏患者發作。日前一位八歲的陳小弟弟因夜咳不止、喘不過氣來,半夜被父母送來急診,經醫院給予氧氣及氣管擴張劑吸入治療後,才讓狀況緩解下來。台灣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吳秉昇表示,季節轉換時氣溫較不穩定,容易使眼睛結膜、鼻子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可能因...

閱讀詳情 »

內視鏡下吸煙者的肺,不想死的都看看!如果不在意就繼續抽你的煙,燒你的肺吧!! 內視鏡下吸煙者的肺,不想死的都看看! 內視鏡下煙肺影像公佈吸煙者肺慘不忍睹 科技的進步確定給人們的健康和醫療帶來了更多希望。但是,為了保持健康,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我們最好及時改變,比如吸煙。 研究人員說,全球每年約6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