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肝癌換肝半數難逃「一切再切」 切肝不抗沾!名醫曝恐爆兩致命威脅

【有影】肝癌換肝半數難逃「一切再切」 切肝不抗沾!名醫曝恐爆兩致命威脅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李威震提醒,切肝不抗沾,恐提高二次手機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羅維哲/台北報導

肝癌、肝臟移植動完「切肝」大手術之後,由於肝臟特性,在台灣,根據臨床統計,最高仍有接近一半患者需要二次開刀,甚至「一切再切」者也不在少數,國內名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暨外科部部主任李威震就提醒,若第一次切肝未做好「抗沾」步驟,預先為可能的再次手術先買好保險,恐因肝臟沾黏,一口氣引爆手術時間拉長、出血風險提高的兩大要命地雷。

最近的例子,國內就有知名女藝人因為直腸癌復發,去年就切掉大部分的肝臟,沒想到今年7月又一口氣發現肺部、肝臟、淋巴處皆有異狀,且之前切肝造成肝部沾黏,導致手術長達17個小時才結束,讓一眾親友及支持者大呼不捨。

李威震多年經驗不諱言,切肝造成沾黏,可以說是外科醫師的最大夢魘,他個人印象最深刻,曾收治一名肝癌的換肝病人,手術後發生沾黏,程度之嚴重,二度手術時,打開肚子根本看不到肝臟何在,足足先花了8個小時,一層層仔細剝離沾黏的十二指腸、大腸後,這才看到肝臟,等到整個手術完成,已經是20個小時以後了,先不論執刀醫師體力消耗外,病人所冒的風險難以想像。

只要開刀就會發生沾黏,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尤其受到肝細胞會再生的特性,林口長庚門診統計,70歲以內的肝癌、肝臟移植患者,有3成比率需二次手術;大腸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一切再切的機率更高達5成。

李威震強調,因此抗沾成為切肝手術中不得不優先考量的重中之重,沾黏一方面與個人體質有關,一方面肝癌屬於血管比較豐富的腫瘤,手術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出血,傷害加上出血,都會增加沾黏發生機率。

因此肝臟手術的治療規劃,往往不能只看當下的手術,更得為未來可能需要的二次、三次手術舖好康莊大道。李威震表示,目前臨床多半會建議民眾考慮自費使用抗沾黏的產品,這一類玻尿酸貼片,如同在肝臟與周遭器官組織之間貼上一層薄如糖果紙的防沾黏薄膜,能幫助降低沾黏發生;且經過一周左右時間,度過發炎最嚴重高峰之後,玻尿酸會自動水解排出體外。

李威震點出,沾黏對於病人最致命的威脅,一是可能拉長手術時間多出一倍,一旦手術時間增加,另外是會增加術中出血及術後併發症隨之增加,甚至更加重了醫護人員易產生疲勞,注意力下降的風險。

李威震建議,動肝癌、肝移植手術之前,民眾都該跟主治醫師充分溝通,討論完善的長期抗戰策略,針對接下來幾個月乃至數年間,可能面臨的再次手術需求,做好抗沾黏的足夠準備。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拜耳首榮獲2021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聚焦三大主軸打造幸福職場

Delta太凶!陳時中下令「預防性隔離」守二線 民眾現4症狀別上班上課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這年頭大家都「呷重鹹」,吃東西是,看片子是,騎車路線也是,日騎100、200K,東、西進武嶺已經滿足不了想要超越巔峰的車友,就連主辦單位似乎也在不斷自我挑戰,看看究竟能辦出多硬的活動還有人報名參加……。「The Devil Menu 魔鬼菜單」,一次收齊南迴、花東、武嶺三條路線,總里程472公里、總...

閱讀詳情 »

中華民國104年渣打全國業餘高爾夫夏季排名賽,2日起一連4天在新竹湖口再興高爾夫球場進行四回合72洞比桿賽,各組選手共有142人參賽。今天率先登場的是男女公開、A、B組賽事,首回合比賽,世大運國手溫楨祥打出當日最佳低於標準桿4桿的68桿,在男公開及男子總冠軍之爭雙料領先。男B組蔡雨達生涯第一次在正式...

閱讀詳情 »

有新型SARS之稱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確診患者人數持續攀升,疫情有跨大趨勢,日前更驚爆有病患經香港進入大陸廣東省惠州,令鄰近國家各個繃緊神經應戰;MERS傳染力不亞於流感,致死率甚至高達40.7%,目前尚無治療藥物或疫苗,到底MERS-CoV是什麼,又該怎麼防範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