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肝癌換肝半數難逃「一切再切」 切肝不抗沾!名醫曝恐爆兩致命威脅

【有影】肝癌換肝半數難逃「一切再切」 切肝不抗沾!名醫曝恐爆兩致命威脅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李威震提醒,切肝不抗沾,恐提高二次手機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羅維哲/台北報導

肝癌、肝臟移植動完「切肝」大手術之後,由於肝臟特性,在台灣,根據臨床統計,最高仍有接近一半患者需要二次開刀,甚至「一切再切」者也不在少數,國內名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暨外科部部主任李威震就提醒,若第一次切肝未做好「抗沾」步驟,預先為可能的再次手術先買好保險,恐因肝臟沾黏,一口氣引爆手術時間拉長、出血風險提高的兩大要命地雷。

最近的例子,國內就有知名女藝人因為直腸癌復發,去年就切掉大部分的肝臟,沒想到今年7月又一口氣發現肺部、肝臟、淋巴處皆有異狀,且之前切肝造成肝部沾黏,導致手術長達17個小時才結束,讓一眾親友及支持者大呼不捨。

李威震多年經驗不諱言,切肝造成沾黏,可以說是外科醫師的最大夢魘,他個人印象最深刻,曾收治一名肝癌的換肝病人,手術後發生沾黏,程度之嚴重,二度手術時,打開肚子根本看不到肝臟何在,足足先花了8個小時,一層層仔細剝離沾黏的十二指腸、大腸後,這才看到肝臟,等到整個手術完成,已經是20個小時以後了,先不論執刀醫師體力消耗外,病人所冒的風險難以想像。

只要開刀就會發生沾黏,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尤其受到肝細胞會再生的特性,林口長庚門診統計,70歲以內的肝癌、肝臟移植患者,有3成比率需二次手術;大腸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一切再切的機率更高達5成。

李威震強調,因此抗沾成為切肝手術中不得不優先考量的重中之重,沾黏一方面與個人體質有關,一方面肝癌屬於血管比較豐富的腫瘤,手術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出血,傷害加上出血,都會增加沾黏發生機率。

因此肝臟手術的治療規劃,往往不能只看當下的手術,更得為未來可能需要的二次、三次手術舖好康莊大道。李威震表示,目前臨床多半會建議民眾考慮自費使用抗沾黏的產品,這一類玻尿酸貼片,如同在肝臟與周遭器官組織之間貼上一層薄如糖果紙的防沾黏薄膜,能幫助降低沾黏發生;且經過一周左右時間,度過發炎最嚴重高峰之後,玻尿酸會自動水解排出體外。

李威震點出,沾黏對於病人最致命的威脅,一是可能拉長手術時間多出一倍,一旦手術時間增加,另外是會增加術中出血及術後併發症隨之增加,甚至更加重了醫護人員易產生疲勞,注意力下降的風險。

李威震建議,動肝癌、肝移植手術之前,民眾都該跟主治醫師充分溝通,討論完善的長期抗戰策略,針對接下來幾個月乃至數年間,可能面臨的再次手術需求,做好抗沾黏的足夠準備。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拜耳首榮獲2021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聚焦三大主軸打造幸福職場

Delta太凶!陳時中下令「預防性隔離」守二線 民眾現4症狀別上班上課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緊張刺激的手球比賽,電視台現場直播,在雙方交著之下,攝影機拍下了精彩的瞬間,這個瞬間在 Youtube 上創下驚人的 300 多萬瀏覽人次。兩方女子球員在激烈的交鋒之下,因為一個衝撞兩方球員紛紛倒下,身著黃色球衣的隊員由於失去平衡出於本能找地方撐,結果就撐到了對方球員的胸部之上,專業的抓奶龍爪手也...

閱讀詳情 »

動作分析拍攝地點:青年公園練習場 拍攝時間:10月16日內容指導:柏登高爾夫教學中心沈柏劭教練提供提供 駐站教練 沈柏劭(Darren) ‧PGA職業選手‧柏登高爾夫總監‧國立嘉大學體育學系(高爾夫專項)‧韓國芝山高爾夫學院 ‧柏登高爾夫 Proden Golf: 臉書 網站 ▲欣高球感謝您按讚!...

閱讀詳情 »

台灣一名54歲的張先生,最近一個月以來,講話「燒聲」,家人一直以為是感冒,但就醫、服藥卻始終查不出原因,且持續氣喘、胸悶,嚴重時一天高達4、5次,時間超過一個月,後來連心臟都開始感覺不舒服,經醫師觸診發現有甲狀腺結節,超音波一看竟有13公分長,約一個小絲瓜大,還一路延伸到胸腔。替該病患進行治療的台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