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遺傳了「多囊腎」… 這群人寧不生育就怕孩子受洗腎苦

▲遺傳「多囊腎」上身,不敢、不願生育,常成為患者最大的遺憾。(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害怕生下一輩子註定要洗腎的娃娃!今年34歲的阿成(化名),25歲時因為突發高燒、腰痛,這才發現自己竟有俗稱的「泡泡腎」,最終難脫洗腎命運,也因為這一種最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疾病,遺傳機率高達2分之1,讓他即使已有交往對象,卻打定主意終生不育。醫師觀察,想生不敢生常是這類病人心中最大遺憾。

俗稱「泡泡腎」的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DPKD),因為囊泡會持續生長、惡化腎功能,最終必須洗腎,而患者的子女約有一半機率會遺傳到異常基因,且不分男女,罹患機會相同。

阿成直言,當醫師宣布確診的消息時,當下難以接受,尤其是不知道自己哪時候就可能惡化到不得不洗腎的地步,但情緒平復之後,已經懂得把多囊腎視為是一般慢性病,一改作息,就怕任何壞習慣會加速破壞腎功能。

最明顯的改變,過去只喝飲料不喝水的他,開始聽醫師叮嚀每天大量攝取白開水,以保護腎功能,即使用藥治療之後,再度面臨容易口渴的副作用,也不再埋怨工作中每半個小時就得跑一次廁所的麻煩,但生育下一代,卻仍是阿成坦言不敢賭的一把。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腎臟內科特約主治醫師黃道揚曾幫許多多囊腎的家庭進行基因篩檢,便深刻觀察到,在揹負著2分之1的遺傳機率壓力之下,多數病人都視結婚、生子為畏途。

黃道揚表示,其實透過人工生殖方式,在胚胎著床前進行基因篩檢,即能避免類似的擔憂,也有機會從此讓多囊腎在家族中絕跡,只是相關的心理建設以及經濟能力負擔等各面向的評估,仍是臨床醫師在面對患者時需要努力的部分。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多囊腎」一代傳一代  全台逾2千家族生來竟註定洗腎

【有影】1/2遺傳機率的「泡泡腎」 健保7月給付新藥延緩洗腎命運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當代牙醫數位全瓷美學中心 張志漢醫師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每天早晚刷牙時,盯著鏡子裡的自己,怎麼一口牙齒總是黃黃的?看起來暗沈不夠亮白?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當心牙齒已經被染色了!專業牙醫師一次解惑,常見牙齒染色元凶主要有兩大原因,一種是飲食過多含色素食物,像咖啡、奶茶、紅酒等;一種...

閱讀詳情 »

狐臭男女比約一比四,女多於男。許多女性有這樣的困擾尋求醫師的協助,東港安泰醫院整形外科白士欣主任表示,狐臭就是俗稱的大汗腺(頂漿腺)它的分泌物與表皮的細菌產生作用之後,產生聞起來臭臭、不舒服的味道。 狀況輕微者使用止汗劑,大概就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亦可施打肉毒桿菌,但有6至8個月的有效期限,且費用不...

閱讀詳情 »

手部按摩是一種簡便易行,人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我保健的養生法。我們藉由按摩刺激手部反射區,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系統,持之以恆的按摩雙手來自我保健,便能調整身體異常狀況,找回健康,一切安好。 手部按摩:後頸、小腦、大腦、額竇 後頸:頸部僵硬、頸部痠痛、頸部扭傷...

閱讀詳情 »

▲大範圍缺牙重建建議找受過假牙專業訓練之醫師,依據每個人的口腔與咬合情況,量身訂製治療方式。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一口氣缺了多顆牙,做不了固定式牙橋,勢必得選擇假牙重建,不過經濟支出是大問題,往往叫不少病人猶豫再三,難以下決定,不想缺牙太久拖出咬合、進食的大毛病,現在快跟著專業牙醫師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