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氧生達人-許漢忠醫師】打呼求診難,睡眠呼吸中止症改善方法有哪些?

打呼背後潛藏著嚴重問題,只不過一般人對於打呼的求診管道比較陌生,因此常常擱置而延誤。這次許漢忠醫師就來講解,睡眠呼吸中止症可以藉由哪些專業獲得改善?治療方式又有哪些?

當人打呼時,該看哪一科?
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見的型態為阻塞型,而氣流通過狹窄的呼吸道就會產生鼾聲,若要改善這個現象,應將重點放在讓呼吸道通暢,目前則主要有三種方式:

1. 外科手術:手術的部分又可分為兩種,一是切除扁桃腺、懸壅垂或軟顎等部位的一部分,屬於耳鼻喉科的專長;二是透過正顎手術將下顎往外移,或是針對舌骨將舌根往外拉,屬於顎面整形外科或口腔外科的專業。

2. 正壓呼吸器:原理是透過連續的氣流支撐呼吸道來防止塌陷,一般是睡眠中心或是內科、胸腔科等專科會建議的做法。就學術上來講,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不過要注意的是患者的適應性問題,尤其是有別於嗜睡型的失眠型患者,這類有有睡眠困難的患者恐怕更難配戴入睡。

3. 止鼾牙套:原理類似正顎,利用物理力量將下顎往外移,經由相連組織的牽引,調整軟顎、舌根位置,避免入睡肌肉放鬆時往後掉而產生呼吸道堵塞的現象,屬於牙科範疇。

止鼾神器百百種,可以解決你的困擾嗎?
市面上有很多標榜「止鼾神器」的產品,像是鼻塞呼吸器(撐開鼻腔)、閉嘴神器(改善口呼吸)等,這些產品的原理確實對鼻腔呼吸暢通度有所幫助,但如同上集提到的,氣流通過上呼吸道會經過鼻腔、軟顎、舌根三道關卡,鼻腔只是第一關,但真正發生塌陷的位置則是在後面第二、三道,無法改善根本問題。另外還有可以調整睡姿的止鼾枕,確實側躺可以避免呼吸道堵塞現象,但人在入睡30分鐘後仍是會無意識改變姿勢,同樣止鼾效果很有限。

目前可透過物理性裝置改善打呼的止鼾方式,則是美國睡眠醫學學會(AASM)認可的口腔矯正裝置,如前述提到的止鼾牙套,但要注意的是,市售的量產型矽膠牙套較無法符合所有人的口腔條件,導致定位失準、抓不住下巴,那麼就無法做到有效的位移,當然就沒辦法維持呼吸道暢通,因此必須經過醫師評估,配戴適合自身狀況的止鼾牙套。

如何知道自己有打呼?醫療機構檢測最準確
睡眠呼吸中止症若要準確判斷,仍須透過儀器檢查,目前大致上有兩種管道可以得到相關醫療資源,一是睡眠中心的多導檢驗,以多種檢查項目檢是睡眠各階段產生的問題,來判別患者是否罹患呼吸中止症;二是居家睡眠檢測儀,僅需將小型的機器配戴在胸口上一整晚,得出呼吸障礙指數(AHI),再搭配血氧機的數據來觀測患者的睡眠狀況,就能依照嚴重程度而提供不同的治療方式。後者優點是儀器精密、輕巧,對患者的睡眠干擾度低,不會因為需要綁一堆電線而難以入眠。

戴戴牙套就能治打呼?還有一些細節要注意
止鼾牙套是透過將下顎調整到適當位置,進而讓呼吸道通暢度有所改善,至於呼吸道需要打開到什麼程度,則需交由醫師診斷患者的嚴重程度而定。然而,止鼾牙套在設計上除了患者睡眠狀況,更要考量臉型、上下顎與咬合關係,達到緊密貼合口腔。這麼做除了是為了有效改善打鼾問題,同時也兼顧到舒適度,惟有不干擾患者的睡眠品質,才有辦法讓患者主動願意配戴。

許漢忠醫師提醒大家,打呼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前兆,如果打呼狀況越來越嚴重,並且有嗜睡、精神不濟等情形,千萬不要錯過治療的時機,而讓身體健康狀況亮起紅燈。

本文分享自成品牙醫診所

相關推薦

依據定義,視幻覺是在白天清醒時,看到不該看或不存在的人、動物或東西,可能是視覺系統在年老退化過程中出現的自然現象,也可能是神經興奮劑引起的作用,或僅僅是錯覺;而在失智症逐漸盛行的時代,失智患者及未達失智的輕度認知障礙民眾,都可能在自然情況之下出現視幻覺。 雖然失智者有可能出現視幻覺,但一般而言還是...

閱讀詳情 »

免疫療法為許多無藥可用的晚期癌友開啟最後一線生機,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共擬會議開會決議,除了通過8種癌別的給付標準,預估可適用人數約1300人,但礙於經費有限僅先匡列「8億800人」,因此將採「取號」制度因應,最快4月、最慢6月可以上路。 健保署去年核准晚期黑色素瘤免疫療法給付,但卡在藥價協商...

閱讀詳情 »

許多人喜歡敷面膜來保養、改善膚質,但面膜該怎麼挑、怎麼敷才對?敷錯又會如何?聖仁皮膚科鄭嘉琪醫師表示,適當使用面膜可以幫助補充皮膚所需的營養成分,但若敷太多、敷太久都可能加重皮膚負擔,甚至可能使臉部皮膚出現紅腫癢等過敏症狀,得不償失喔!  不少人喜歡使用面膜來保養皮膚、穩定膚況,但敷面膜時該注意哪些...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語道破早睡早起的優點。然而,現代人生活繁忙,到了晚上,常常為了加班或是看電視打電玩而延遲上床時間,隔天早上自然無法精神飽滿地早早起床。科學家們建議,早晨若是能夠與雲雀一同早床,將可以期待會有個更快樂、更有成效的一天。如果是早起的女性,將不太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