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澤林毛髮診所】植髮流言終結者:植髮密度越高代表效果越好?

很多髮友會說:「既然下定決心要植髮,那就要做到最完美,最好頭髮密度種越密越好!」這句話只說對一半,植髮確實必須要求第一次就做到最好,畢竟二次手術難度大增,但植髮效果和植髮密度之間的關係並非成正比。接下來就由謝宗廷醫師來為大家解釋,什麼才是完美的植髮密度?

要件一:濃淡適宜才會自然有型

想要做植髮手術無非就是為了好看,而種植後的頭髮與原生頭髮產生協調的視覺效果才會有宛若天生的自然感。以M型禿植髮為例,雖然說,東方人每平方公分的頭髮密度約120-130根,但由於取自後枕部的毛囊都是較粗的頭髮,而原本前額或是頂部的原生髮則相對較細,如果試圖在M型禿位置種植到每平方公分超過一百根這樣的密度,確實有可能種植區域濃密度或是厚度,會比其他原生髮更密或是更厚,反而不自然顯得突兀。

一般來說頭髮密度下降到小於70~80根,會給人稀疏、禿髮的感覺,因此在全光的地方,只要每平方公分有70~80根頭髮的密度,視覺上看起來就會與正常髮量一致,再加上這70~80根都是粗壯健康的頭髮,頭髮其實就非常濃密了。如果是在還有頭髮的地方進行加密,則需要靠醫師豐富的經驗決定最適合的種植密度,才能與原生髮無縫接軌,避免斷層或是密度落差出現。

要件二:確保毛囊存活不可種過頭

毛囊存活率要高,除了手術時間和保存技術等因素,評估頭皮的最大種植密度也很重要。有些髮友求好心切,要求一次種植過量的毛囊,結果反而對頭皮造成傷害。想像一下,在一張紙上面打洞,就算洞再怎麼微小,打太多洞還是會讓整張紙變得脆弱。另一個影響就和盆栽種植同樣道理,當頭皮植入太多新毛囊,就會導致血液循環供應彼此瓜分,毛囊存活率反而會下降,如同盆栽植物密度太高就會彼此競爭土壤養分,過猶不及的概念在植髮上也適用。

要件三:高存活率更是關鍵

種了多密都不是重點,實際長出來有多少才是植髮效果的關鍵!試想,同樣的種植密度,一個存活率九成、另一個只有三成,最後效果當然有天壤之別。因此為了確保高存活率,從術前諮詢評估就不能馬虎,必須由幫您手術的醫師親自檢查評估,藉由檢測儀器量測頭髮密度、髮徑粗細、頭皮彈性與健康度等,精確的計算出需要移植的數量。手術中間更是需要有經驗豐富的植髮團隊,從鑽取毛囊開始就選擇能夠保存最多毛囊幹細胞的鑽取器、到毛囊保存液的選擇、毛囊低溫儲放、種植的時候利用不同口徑植髮筆避免毛囊擠壓受傷等等,每一個小細節都會影響到存活率,選擇專業而且專門進行植髮手術的診所,才能達到超過九成的毛囊存活率,不浪費每一株珍貴的毛囊。

植髮手術不只是一項醫學手術,更是一項美學技藝,數大不一定就是美,剛剛好才是最好的。因此能不能透過植髮變帥、變美,應在選擇植髮手術醫師的階段,就多看每位醫師的成功案例,判斷醫師的美感和技巧是否符合自己想要的樣子,並且由執刀醫師親自諮詢、親自完成手術,才能在手術後呈現完美狀態。

本文分享自澤林毛髮診所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誰是健保補充保費年度繳費王?最新統計出爐。健保署公布最新2019年健保補充保費收入共475.11億元,比前一年增加11.19億元落袋,而6大類補充保費個人繳納金額排行榜上,繳費王為台北市信義區一名70歲包租公,去年租金收入超過1.6億元,光繳補充保費就有310萬;而租...

閱讀詳情 »

胃食道逆流:探究個人原因很重要 三十八歲的B先生是一位上班族,五年前胃食道逆流找上了他。之所以會發現是因為以往晚上入睡後他通常都能一覺到天亮,但突然間常常因咳嗽而醒,而且白天的聲音也都啞啞的。 他到台北某醫學中心就診,經由胃鏡檢查確認罹患胃食道逆流。醫生開給他三個月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 ...

閱讀詳情 »

「江醫師,我爸媽都有糖尿病,我得到糖尿病的機率會比較高嗎?」 「江醫師,我家族中有幾個長輩患有肺癌,我需要特別安排低劑量的電腦斷層檢查嗎?」 一直以來,許多人會用基因、家族史的角度來檢視與預測自身的健康表現,當罹病時也就順理成章推基因出來當作生病的罪魁禍首。不過,基因對健康的影響真有這麼大? &nb...

閱讀詳情 »

英暴增3萬6千確診破紀錄, 新冠病毒變異失控,聖誕假期湧現逃難! 《百年抗疫》美國衛生研究院緊急醫療研究辦公室主任布朗博士:探討百年前流感始末,開啟未來防疫之窗。 今日(12月21日)新聞最新報導—【新冠病毒變異失控,英暴增3萬6千確診破紀錄,多國祭出交通禁令!】新冠肺炎疫情幾乎癱瘓了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