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ZERO】連兩日0確診 陳時中:社區風險仍不可放鬆

【ZERO】連兩日0確診 陳時中:社區風險仍不可放鬆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再傳好消息!台灣連續2天沒有新增個案,單算本土病例,則是已是連續5日沒有確診,代表台灣社區病毒防制算是守住。55例本土病例中,有10例找不到來源,顯示社區很可能已有無症狀感染者,指揮中心再度強調不會普篩去找,現有的通報與疫調方式就能夠控制疫情。

 

10例本土無來源病例 9例找不到感染源結案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10例本土無來源感染者,目前已經有9例因潛伏期時效等因素結案。目前僅剩第379例(酒店女工作者)仍在調查,9例無來源感染者雖然沒有找到來源,但如果傳染者仍有威脅,應該早就導致社區群聚,目前不論是通報量與確診量,都沒有出現疫情擴張的跡象。

 

無法確認的感染源,會不會是無症狀感染者?要怎麼找出這些病患?張上淳解釋,目前確診的無症狀感染者,多是調查有症狀感染者時發現,當一般感染者因症狀確診,回溯相關接觸者時,發現身體無異狀卻檢驗出病毒陽性,再去找無症狀感染的其他接觸者,確認病毒有沒有擴散出去,而目前台灣類似案例非常少。

 

不是接觸15分鐘以上就感染 風險評估交給專業

 

另一方面,分析本土案例感染原因,最主要是同住與近距離接觸,但也有喝咖啡15到30分鐘就染病。第379例(酒店女工作者)接觸者採檢22人全部陰性的結果,相當令人好奇,與病患接觸多久會得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接觸時間是判斷依據,但不是絕對值,不是接觸15分鐘就一定會感染。

 

陳時中特別說,接觸時間長短是1種可能性,不能說接觸15分鐘以上就一定會感染。目前台灣確診病患與接觸者看來,有些人會有些人則不會,所以需要防疫醫師在專業判斷下,做出風險評估,很多因素都可能影響感染與否。日前陳時中也呼籲,大家一定要相信專業,不要太過恐慌。

 

疑似通報案例持續減少 社區感染機會低

 

張上淳強調,現在通報條件放的很寬鬆,幾乎是臨床醫生有懷疑就可以通報採檢。清明連假後曾經有1天,疑似病例通報量上衝約1,800人,接著陸續下降,今天則約910例。除社區風險降低外,也可能臨床醫師在大環境日趨安全的狀態下,他們不需要擴大懷疑,也就沒有通報要求採檢。

 

至於台灣環境應該是越來越安全,相對其他國家,民眾在室外活動感染的風險非常低,五一勞動節可不可以出遊?口罩有沒有必要長時間配戴?企業需不需要持續異地辦公?陳時中特別呼籲,不能因為社區感染風險低,就有任何鬆懈與放鬆,如果防疫有任何缺口,危機就會變得很大,希望大家能多忍忍。

 

更多NOW健康報導
跨年前1則PTT爆料文 防疫醫師意外啟動台灣新冠防制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梅志銓報導) 植髮診所找來有禿髮切身之痛的知名藝人董至成拍攝微電影,其實他在專科時開始掉髮,髮線就像是「海浪退潮」,最後變成M型禿頭,讓他相當自卑、沮喪。 董至成說,專科2年級開始,發現洗髮時水管常常塞住不通,以為只是頭髮生長周期循環;沒想到,3年級的時候,掉髮處的頭髮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方(化名)從小就是個容易粗心和愛講話的孩子。爸媽覺得他的功課不差,繪畫也很有天分,不知何故就是坐不住,上課時老是動來動去,也頻頻跑去倒丟垃圾、上廁所,嚴重影響其他同學上課。老師曾對小方父母提道,如果小方上課可以更專心,考試成績一定會更優異。注意力不足過動兒 治療趁早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禿頂落髮沒自信  人生勝利組慘遭髮際線KO35歲的陳先生,在科技公司擔任高階主管,經濟收入不錯,還有一位交往多年的女友,是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但越來越高的髮際線讓他相當困擾,遲遲不敢向女友求婚。在一次與女方家長聚餐時,未來岳父無意間用「十禿九富」來稱讚他,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暑期旅遊旺季,打算到東南亞國家度假玩水的民眾可得當心!根據國際疫情監測資料顯示,東南亞國家為登革熱流行及茲卡病毒警示地區。專家提醒,國人務必做好自我防蚊措施,外出盡量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並在皮膚裸露處使用防蚊液。東南亞國家 登革熱、茲卡疫區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今年截至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