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家雙胞胎兒子全罹罕病 全身肌肉萎縮!僅剩手腳末端能動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為「國際罕見疾病日」,以特殊的天數,象徵罕見疾病極為稀少,在台灣,截至今年1月止,政府已經公告236種罕見疾病,期間接獲通報罕見疾病病人超過1萬9千多人,鄒媽媽(化名)的雙胞胎兒子就都是罕見疾病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患者,全身肌肉萎縮到僅手足末端還能動,一度因為肺炎氣切,面臨龐大的醫療支出,所幸罕病醫療補助有如及時雨。

鄒媽媽平日在家照顧這一對寶貝兒子,但在他們剛滿20歲時,卻因肺炎發作、住院接受氣切手術,回家後面對呼吸器、血氧監測儀和氧氣製造機等醫材的驚人花費,讓一般上班族家庭的他們,一度為了兩兄弟的龐大醫藥費,面臨身心和經濟上的沉重負擔。

幸好透過醫院人員熱心協助,鄒媽媽除了健保可給付的部分外,健保未能給付的罕病居家醫療照護器材租賃費用的部分,也依「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申請,並順利獲得補助。每個月居家醫療照護費用才能降到萬元的開銷,讓她大呼真的鬆了一口氣。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鄒家的案例,正是許多罕病家庭的真實寫照,與鄒媽媽有同樣遭遇的家庭,其實可多利用罕病醫療補助單一諮詢窗口(專線電話:02-2545-9066),有專人提供即時的補助諮詢和相關的協助。

陳麗娟說,罕見疾病由於盛行率低,病人人數少,診斷、治療及藥物研發不易,難以治癒,且治療方法有所侷限,罕見疾病病人面臨到許多生存及醫療困境,台灣早於2000年就已公布實施「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成為全球第5個立法保障罕病病人的國家。

國健署強調,罕病法施行至今,國健署也結合社會福利、長照、教育與就業服務,跨單位合作提供以病友為中心的全方位服務,此外也積極結合民間團體的力量,宣導社會大眾認識罕見疾病,帶動關懷的氛圍,形成罕病的支持網絡,罕病病友及其家屬有需求都能尋求幫助。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愛跑步、重訓壯男家中無預警猝死 竟是罕見「心臟多一條電線」

甭等「降級」了!取消三級警戒 陳時中:改每月滾動式公布新措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土豆,又叫馬鈴薯。聯合國糧農組織將馬鈴薯定義為地球「未來的糧食」,並確認有必要使全世界關注。那麼其貌不揚的馬鈴薯充當「乾糧」的資本到底何在呢?營養價值高於蘋果人人都喜愛蘋果,西方民諺甚至稱「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其實,從營養價值來看,「泥巴巴」的馬鈴薯要遠遠高於「紅彤彤」的蘋果。營養專家檢測發...

閱讀詳情 »

圖說:減肥方式不對,小心會愈減愈肥。(擷取自flickr,作者Helga Weber)欣傳媒 finely.me很多人減肥了一段時間,自認為飲食控制得很好,運動也不少,但卻沒有變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要當心自己的減肥方式,方法不對會愈減愈肥。今天來揭發減肥最容易陷進的4大地雷區。減肥到底有哪些錯誤方...

閱讀詳情 »

如果你有腎臟疾病...這種水果可以結束你的生命!這不是玩笑。而是給所有讀者一個嚴峻的提醒。我們常被告知,每天吃幾份水果,可得到水果的好處,對吧? 但很明顯,這裡有一個很大的 “禁忌水果” 應被排除在你的果味盛宴之外! ⋯⋯腎藏病患者只要,吃了一個楊桃或100毫升的楊桃果汁後...

閱讀詳情 »

舌頭的不同變化,預示著身體的健康情況是不同的,中醫中通過舌色、舌苔來觀察人體的健康情況,而老人多出現的口苦、口幹,甚至舌頭麻痹的情況,則是許多老年病發生的前兆!養生要學會看舌色識舌苔,舌色多變化是外邪入侵,舌苔則可識別體質強弱。 舌頭的不同變化,預示著身體的健康情況是不同的,中醫中通過舌色、舌苔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