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年之計在於春!養生怎麼做? 中醫師推2款茶提升免疫力

一年之計在於春!養生怎麼做? 中醫師推2款茶提升免疫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古人言「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勉勵人把握時機,事情及早安排,如用來說明人體保健的中醫養生觀念也十分貼切。依中醫五行理論來看,一年四季與五臟相對應,木氣與春季、肝藏相應,因此春季特別適合調肝理氣。若能把握這段調理的好時機,將有助於一整年的健康打好基礎。

立春注意風邪 節制飲食、保健脾胃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中醫科簡士傑醫師指出,春天自立春開始至雨水期間,恰逢農曆年節,民眾飲食容易肥甘厚膩以及作息不正常,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暖、避免風邪,節制飲食、保健脾胃,調整生活作息、紓解情緒壓力,並依個人狀況適度運動。

兩款養生茶 補氣又養氣

簡士傑醫師提供兩種養生茶飲供民眾參考,建議慢性病人、孕婦等特殊體質者仍先應諮詢專業中醫師後再行飲用。飲用時仍需適量,若飲用期間或飲用後感覺不適者,務必立即停止飲用,並儘速就醫:

(一)養生茶:

1.藥材:黃耆、枸杞、紅棗、炙甘草。

2.臨床使用:此茶飲可提升免疫力,藥性稍溫補,適用於肺脾氣虛者,常可見容易少氣懶言、喘累疲倦、自汗、食慾不振、便溏等表現者。

3.飲用時須注意:體質陰虛內熱者飲用後可能有化熱化燥表現,較為不宜。

(二)消脂茶:

1.藥材:茯苓、陳皮、石斛、山楂、炒麥芽、生決明子、枸杞、車前子、桑葉、生甘草、玫瑰花、荷葉。

2.臨床使用:整個茶飲的用意在於健運脾胃、調理肝氣、消食導滯並祛除體內濕氣,處方藥物多半甘平,不溫不燥,年節飲食不節所導致的腸胃不適,或者素有痰濕體質者可藉此方式調理,但總歸應該注意好自己的飲食控制最為重要。

【延伸閱讀】

多發性骨髓瘤有哪些治療藥物? 淺談蛋白酶體抑制劑

八旬翁不堪二度「開心」 心臟「裝電池」治療心搏過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5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暑假將近,適逢雙眼皮手術熱潮!根據醫美整形外科觀察,暑假大學生、社會新鮮人諮詢整形手術比例甚高,其中以雙眼皮手術詢問度最高。其背後原因是,整形手術需等待修復期,暑期能有較充裕的時間在家休養。而雙眼皮手術又屬整形手術中接受度較高,且年輕人眼皮彈性佳條件好,眼皮手術較為單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為儲備防疫醫療量能,指揮中心於2月宣布醫事人員出國禁令。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衛福部宣布,從7月起解除禁令,但仍須向醫院提出申請,評估核准後始能出國,返台後則需居家檢疫14天,採檢呈陰性,始能返回工作崗位。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指出,指揮中心自7月1日起,取消醫事、社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過幾日就是端午節了,而說到端午節,多數人先想到的都是為了悼念屈原衍生的節日,其實,過「端午」的習俗可追溯到先秦時期,只是當時未有「端午節」這個名稱。起源是古人觀察到農曆5月氣候開始變熱,正值蛇蟲繁殖期,且疫病多發,因此認為5月是惡月,農曆的5月對應曆法的「午」,初五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烈日高照,氣溫持續飆高,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外出時務必注意熱傷害,近日因熱傷害就診的人數眾多,截至今年6月21日止,全國醫療院所已經收治385名熱傷害患者。 熱傷害定義為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缺水性中熱衰竭以及鹽份缺乏所致之中熱衰竭、暫時性熱疲勞、熱水腫等。也包括暴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