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成女性明顯憂鬱 運動可有效排解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資料顯示,女性憂鬱症患者約為男性患者2倍左右;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也發現,全台有12.4%的女性有明顯憂鬱情緒,平均每10位女性,就有至少1人須尋求專業協助,人數共約119萬名。該基金會建議,運動是紓壓減憂最有效的方式,平常最好能養成運動習慣,可避免憂鬱情緒上身。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說明,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女性普遍最憂心的,就是工作、家庭互動、經濟三大問題。而女性最常採取的紓壓方式,依序為「打掃、整理、做家事」、「看電視或電影」、「面對面與人談談」、「休息或睡覺」和「用手機等語言方式與人談談」,運動則排名第八。

但進一步分析紓壓方式和憂鬱程度的關聯性,卻發現經常運動者的憂鬱程度遠低於選擇其它紓壓方式的女性。且「定時定期運動半年以上,已有運動習慣者」的憂鬱傾向低於「開始有積極且定時定期運動者」及「本有運動習慣,但因事而中斷者」。

因此,董氏基金會將在11月10日於美堤河濱公園,舉辦「解開心鎖轉動快樂-壓力掰掰單車活動」,期盼能藉由騎單車,喚起大家對女性情緒健康的關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01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南投一名26歲的張姓新手媽媽平時照顧家中寶貝、做家事,1個月前覺得左手腕靠近大拇指的地方隱隱作痛,稍作休息後便又持續做家事、餵擠母乳,近一週發現疼痛更加嚴重,連扭個毛巾稍微出力都非常痛苦,醫師表示,患者是罹患俗稱「媽媽手」的「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媽媽手與手腕不正確使力有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年一度母親節來了,子女們常為了要送什麼禮物給母親而傷腦筋。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媽媽們隨著年齡增長與老化,她們的身心健康功能會逐漸受到影響,因此,送給媽媽「健康」,就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促進媽媽健康 職能治療可以做 針對媽媽們的健康促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母親節將至,國民健康署提醒辛苦媽媽照顧家人之際,記得寵愛自己,雖然平時做家事很辛苦,但仍應該抽空做運動,且可由每次10分鐘開始,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才能健康又美麗。 媽咪的運動比例過低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64歲成年人每週進行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但依教育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72歲林老先生出現頻尿、尿流細小等症狀,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忽略就醫,後來因骨頭劇烈疼痛、影響生活品質,才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晚期攝護腺癌,並已發生骨轉移。起初林老先生採用荷爾蒙療法,但約1年後產生抗藥性,骨頭又開始劇烈疼痛,攝護腺癌復發。後來採用近年較新的「同位素療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