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日乾洗手上百次發炎、脫皮? 一般防護「溼洗手」就OK

▲(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勤洗手」、「戴口罩」已成全民運動,但長時間、頻繁使用乾洗手,卻也洗出不少問題,造成手部皮膚紅腫、疼痛、乾裂、脫皮,甚至皮膚發炎。醫師就提醒,除非是醫護人員,一般大眾應儘量採用「溼洗手」,清潔效果上更優於乾洗手。

洗手次數最多的,莫過於第一線醫護人員了,以急診室護理人員為例,不少人「工作一整天,洗手近百次,」,症狀也從一開始的雙手乾裂、脫皮到紅腫,更嚴重就演變成皮膚炎。

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余孟恭表示,這就是經常使用乾式洗手液清潔雙手造成的接觸性皮膚炎,一旦手部皮膚發炎,失去完整的保護屏蔽,碰到清潔液時往往疼痛難耐,讓原本已經受傷的皮膚更加嚴重。

受損的雙手,光看外表就看得出來表皮乾燥,手指部份還有多處龜裂,甚至已有紅色近真皮層的皮膚組織顯露。

余孟恭指出,慎選「清潔方式」,例如使用低敏肥皂、低濃度或不含消毒藥劑的洗手液,其實也能降低皮膚發炎狀況。由於「乾式洗手液」是即時清潔的洗手方式,含酒精與清潔消毒劑等成份,才能快速達到消毒、清潔效果,但過程卻同時也溶解了皮膚上的皮脂,是雙手乾裂、脫皮的主因,敏感性膚質的人還會產生皮膚紅腫或發炎狀況。

因為洗手引起的接觸性皮膚炎,余孟恭強調,解決之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減少洗手次數,建議一般大眾,洗手盡量採用「溼洗手」,清潔效果更優於乾洗手。且無論是溼式或乾式洗手後,都必須以手巾、手帕或擦手紙擦乾,才能再接觸物品或繼續工作。

醫師說,若再以適當的擦拭乳液滋潤皮膚,可保持皮膚的水分與油脂,可減少手部皮膚受傷,但若已經出現紅、腫、癢或發炎等症狀,就得趕快就醫,避免繼續惡化。

照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最新失智人口估破29萬人了! 一年多了1.1萬人

什麼?「針眼」有兩種! 一種熱敷更腫痛、一種冰敷好不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開放AZ疫苗「自費接種」首日,出現醫護人員不愛、民眾卻搶打的現象,一早短短數小時,不少醫學中心的預約名額已經秒殺滿到月底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9)日下午表示,還需要時間觀察自費接種的打氣,「有需要擴大會再擴大」,只要在疫苗有餘之下「會盡量滿...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AZ疫苗接種後疑似不良反應通報又爆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9)日下午在臨時疫情記者會上再公布,國內再新增通報24例,值得注意的是,不但多了1起疑似其他嚴重不良反應通報,經食藥署審視後,也再多1起疑似嚴重過敏反應個案,該名50多歲女性挨針10分鐘後就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二手菸有多毒,孕婦一定要躲得遠遠的!國健署今(19)日強調,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3月16日最新發布聲明,孕婦吸菸將導致嬰兒猝死及出生缺陷的風險增加了1倍;且如果孕婦暴露於二手菸之中,不但死產風險增加了23%,先天性畸形風險更增加13%。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開放AZ疫苗「自費接種」,先釋出1萬劑給有工作、留學需求的具出國必要性民眾自費來接種,21日將正式開始打,今(19)日全台31家旅遊門診醫院開放預約,自費情況看來十分踴躍,打氣要比前一波公費的醫護人員來得更旺,以台大醫院為例,單日開放60人,預約已經滿到4月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