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確診COPD恐終身無法脫離呼吸器! 危險因子曝光

一確診COPD恐終身無法脫離呼吸器! 危險因子曝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人吸菸行為調查」資料顯示,臺北市109年18歲以上成人吸菸率為8.9%,低於全國平均的10.1%。

使用新興菸品 嚴重傷害肺部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許多國內、外研究已證實吸菸是導致癌症、心血管與肺部等疾病之危險因子,所有癌症的死亡有30%與吸菸行為有關。另外,近年電子煙等新興菸品在全球掀起波瀾,許多業者更運用可愛的包裝及特殊風味或水果等多口味煙油,吸引民眾吸食電子煙。

慢性阻塞性肺病 多與菸品有關

依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有7項與吸菸有關,其中屬於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COPD」),對於病人的呼吸系統、工作能力及生活品質會造成長期嚴重影響,當中約有九成個案由「吸菸」及暴露「二手菸」引起。

COPD初期症狀不明顯 出現「喘」要當心

臺安醫院吳憲林醫師表示,COPD起初症狀不明顯,通常在運動的時才發現體能變差,一段時間後變成爬樓梯,甚至連走路、吃飯都會喘;有些人在確診COPD後就插管接呼吸器,直到終生都無法脫離。

絕大多數的「COPD」病患是因長期吸菸造成,少數病患因在職場、家中暴露二手菸或空氣污染,或是因呼吸道感染、氣喘造成;另外,電子煙也會造成呼吸道慢性發炎與痰多,增加肺阻塞的風險。

北市府修訂要點 新興菸品實施

為積極防制新興菸品危害市民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已訂定「臺北市政府各機關學校禁用新興菸品實施要點」,明定臺北市各機關、學校(含所轄場館)及公務車輛內全面內禁止使用類菸品及其他菸品等新興菸品,並擬定「臺北市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草案),明定未滿法定吸菸年齡者不得使用新興菸品、任何人不得提供新興菸品予未滿法定吸菸年齡者(目前為18歲)、禁止使用販售新興菸品場所等,營造臺北市無菸環境。

【延伸閱讀】

不動就不喘≠沒問題 符合3條件當心肺阻塞糾纏

一分鐘登階檢測COPD 你是哪個階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61歳的陳伯伯,5年前突然性情大變,容易發怒、暴躁,也開始懷疑太太外遇,還懷疑太太把自己所有的積蓄盜領光,家人察覺有異狀,帶至醫院檢查,才確診罹患失智症。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表示,失智症大部分發生於65歲以上的老人,且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暑假剛過,許多搶便宜的民眾會選擇此時出國,為了避免突發狀況,如水土不服、傷風感冒、暈車的情形,中壢天晟醫院藥師曾煌証建議,旅遊出發前,不妨多準備一些常備藥,以備不時之需。常用的藥包括,止瀉藥、止痛藥、瀉劑、抗組織胺、綜合感冒藥、高山症用藥等,使用前應注意使用頻率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日頭赤焰焰」,隨著天氣愈來愈熱,高溫頻創新高,若是流汗過多卻未適時補充水份,就有可能出現中暑現象,但是中暑並不是室外的專利,坐在辦公室內也有可能中標。口渴要喝水,但是不同時期解渴所該補充的水份種類也不盡相同, 持續性的流汗或運動超過一小時, 體內電解質不平衡, 喝進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日前,有記者在睡夢中突然離世,後來確認死因為心臟病發猝死;也有新聞報導,某科技新貴參加馬拉松時,半途猝死。這類的新聞事件時有所聞,到底,所謂的猝死是什麼?有無方法可預防、急救嗎?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廖朝崧表示,所謂「猝死」,是指從出現症狀到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