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七個降低血壓的方式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想要活得更久更健康?其中一個秘訣就是維持血壓的健康,最好是高壓與低壓維持在120/80之下。研究發現,有高血壓的人若罹患新冠肺炎,病情會變得更嚴重,維持血壓穩定在疫情期間變得又更加重要。

美國佛蒙特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普蘭特醫師(Dr. Timothy B. Plante) 在美國心臟科協會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追蹤了三千多位中年美國人的健康情況九年之久,發現只要有做到七項健康生活習慣的其中一項,就可以降低高血壓的風險6%。

這個稱作[簡單生活七] (Life’s Simple 7)的指標,藉著四項健康行為保持身體BMI指數在18.5至24.9之間的正常值。其中包括

1. 一個禮拜要從事150分鐘的中高度運動

2. 或是一星期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3. 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鹽份高、脂肪高與糖份高的食物。

4. 戒菸。

七個降低血壓的方式

另外,這項[簡單生活七]的指標也參加其他三項判定因素:

1.現在的血壓:理想是120/80,或是130/80。

2.膽固醇指數

目前醫學評估一個人的膽固醇是否超標是綜合判斷。要綜合評估一個人的血壓狀況、是否有抽菸習慣、是否有糖尿病以及其他因素。不過,現在認為的最高可以忍受的指標是190 mg/dL。這是一個沒有心臟病病史的人最高可以接受的指數。

3.血糖指數:應該每公合的血液要低於100毫克的血糖,甚至更低。

這七個指標用來評斷一個人的血壓是否健康,每個人有不同的分數,從零分到14分,如果分數越高,代表這個人的心臟越健康。而這個人在未來十年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比其他人低。

要瞬間改變過去不良的習慣並不容易,普蘭特醫師表示人們可以漸漸改變其中一項生活方式,像是開始多運動,或是一天少抽一根菸之類的,對身體健康都有幫助。

資料來源:https://edition.cnn.com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抗癌,將近5年無法穿鞋!今年85歲的黃老先生,4年前因肺腺癌手術後腫瘤指標仍偏高,開始使用標靶藥物治療,病情雖然得到控制,但卻出現不少副作用,尤其手、腳趾頭同時連續性或輪流出現化膿性肉芽腫,指甲縫紅腫、潰瘍、出血且疼痛,穿鞋子變...

閱讀詳情 »

▲正值季節交替,天氣轉冷血管容易收縮,民眾若有胸悶等症狀,要提高警覺。(照/國泰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頭暈吃藥都沒效,當心背後有更大危機!一名70歲老太太,2年前開始出現頭暈症狀,看過耳鼻喉科、神經內科卻查不出有眩暈症或腦神經方面的問題,止暈藥一吃就是2年,但是症狀仍持續出現,...

閱讀詳情 »

▲肺癌轉移難治癒,國衛院團隊找出標靶治療的新方向。(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之首,每年約有1萬人死於肺癌,而肺癌治療最棘手之處便在於癌細胞發生遠端轉移之後,國衛院今(4)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破解了GLK蛋白激酶促使癌細胞遠端轉移的關鍵機制,...

閱讀詳情 »

手術後留下一道縫線傷口,該如何照料才能避免留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術後傷口最重要是要保持清潔與乾燥,讓傷口癒合後再使用免縫膠帶或是除疤貼片,即可望預防疤痕生成喔。  術後除了傷處疼痛外,許多人都擔心手術過後會不會留下一道明顯難看的疤痕,黃建榮醫師表示,術後傷口照料極為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