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七旬婦沙啞竟是罹癌? 術中神經監測助回「聲」

七旬婦沙啞竟是罹癌? 術中神經監測助回「聲」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75歲的婦人在三年前因聲音沙啞就診,不料竟發現頸部左側長了一顆2公分大的惡性腫瘤,原來是因為腫瘤壓迫至神經與聲帶,才造成沙啞。負責收治個案的嘉義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謝清川主任表示,手術是甲狀腺惡性腫瘤必要的治療方式,且患者已沙啞,建議術中搭配神經監測器來輔助定位,避免神經再次傷害。婦人術後沙啞症狀也逐漸恢復、預後良好,與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

甲狀腺發生率高 高風險族群建議超音波檢測

根據衛福部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甲狀腺癌位居女性癌症第4位、癌症死亡排名第22位;甲狀腺癌發生率高,女性罹患比率又遠高於男性,大約是三比一,年齡中位數落在49歲,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不過腫瘤預後良好,只要及早發現與治療,20年的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有家族病史、甲狀腺相關疾病史,或是小時候曾接受過放射線治療的民眾,需多加注意,建議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超音波檢查。

甲狀腺周圍佈滿神經 誤觸恐造成終「聲」遺憾

不過謝清川主任表示,甲狀腺癌雖然發生率高,由於預後良好,即使轉移至淋巴也還在第一期,毋須過度擔憂。唯值得注意的是,甲狀腺周圍遍布許多神經,若在手術中不慎誤傷,恐怕將造成患者呼吸困難以及聲帶損傷,影響生活品質。因此,謝清川主任強調,進行甲狀腺手術時應盡量避免上述併發症發生,可於術中搭配使用神經監測儀器,透過肌電圖來觀察神經分布,靠近神經周圍時也有警示聲提醒,避免傷及神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也建議甲狀腺癌、二次甲狀腺手術或頸部結構改變、腫瘤過大的患者使用。

術後保養很重要 聽從專業醫療叮囑為上策

甲狀腺為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之一,影響人的生理機能與代謝反應;若甲狀腺全切除者,術後保養很重要,須終身補充甲狀腺素,避免出現甲狀腺低下的症狀。不過謝清川主任也呼籲,千萬別因為要終身服用甲狀腺素而拒絕手術切除,補充甲狀腺素如同服用維他命,每天服用時間不限,只要有記得吃生活都能正常運作,最重要的是聽從醫師指示、正確治療才是對健康最好的保障。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灣因為潮濕、空污等,過敏的人非常多,除了起床時噴嚏連連之外,也容易鼻塞、鼻涕倒流。中醫認為,鼻為肺的開竅,鼻子不會自病,鼻病起因不外乎肺氣不足,或受外邪所侵而引起鼻病。由於新冠肺炎肆虐,若此時因為鼻塞出現嗅覺異常的狀況,可能造成恐慌,原本沒染疫的人,在來往醫院,甚至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3)日宣布新增5例本土個案,58例境外移入,落地採檢為35例;其中境外移入以越南為最大宗,共有16例。 本土5例中有4例在台南 羅一鈞:社區風險存在 今日的本土病例中,4例男性、1例女性,而這5例全是在擴大匡列採檢時揪出的。依照縣市分布,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0歲的上班族小戴老是覺得口乾,一天喝了超過五公升的水,還是解不了渴,甚至嘗試青草茶、養肝茶等,但卻一點效果也沒有,每天還得不停跑廁所,經中醫調理,飲水量逐漸恢復正常,終於擺脫水桶人生。 中醫將口乾分三面向 外因多與感染有關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陳書怡表示,口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水菸使用者因社交群聚、共用菸管等原因,加上水菸壺有助於微生物於體外環境存活,讓呼吸道相關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可能增加COVID-19傳播的風險。 水菸非比紙菸好 一樣具有害、染病風險 國民健康署指出,很多人以為使用水菸比紙菸好,但研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