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七百克早產兒弱視、肢體遲緩 早療能溜直排輪了

七百克早產兒弱視 肢體遲緩 早療能溜直排輪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歲半的小宏,出生時僅742公克,合併呼吸窘迫、壞死性腸炎,且有弱視、輕度聽損及肢體動作遲緩;2歲前開始接受早期療育,現在體重有18.5公斤,視力從0.5進步到0.8,還學會溜直排輪了。

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林佳瑩指出,在早產兒追蹤門診中發現,小宏的雙眼有高度散光及斜弱視,無法辨別3D立體空間;一耳輕度異常,無法聽到25至35分貝的微小聲音;肢體動作遲緩、雙腳走路平衡感不佳,建議接受早期療育,改善發展遲緩。

巴掌仙子早產兒 定期回診評估

林佳瑩醫師表示,出生時體重低於或等於1500公克的巴掌仙子,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帶來長期不良影響,在學齡期發生心理、學習及行為等問題的高危險群,建議在年齡6個月、12個月、24個月及5歲時,定期回診接受視力、聽力、生長,以及心智動作發展等評估。

5歲前成長黃金階段 早療預防發展遲緩

林佳瑩醫師強調,2歲到5歲是孩子學齡前的黃金關鍵成長階段,早產兒應持續追蹤至5歲;若能早期發現發展遲緩兒,並提供適當且充分的早期療育,孩子很有希望在入學前各方面發展能追趕至正常,減少學習障礙,迅速融入、適應學校團體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年的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台灣癌症基金會響應國際抗癌聯盟「I Am… And I Will…」(我承諾…我願意…)主題,呼籲全眾「一起來防癌!」。癌症自1982年開始,即高居國人死因之首,令人聞癌色變。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顯示,癌症時鐘持續快轉,台灣2018年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香腸、臘肉、火鍋料等,這些都是年夜飯裡常見的菜餚,不過,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許嘉芸提醒,環境中致癌物質無所不在,許多加工食品含有「亞硝酸鹽」,吃下肚後,恐形成致癌物「亞硝胺」,提醒民眾力行「防癌新生活」,多吃新鮮蔬果,遠罹癌症威脅。 所謂「防癌新生活」就是養成「蔬果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再增1例本土個案確診,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第924例個案是第839例(女友護理師)、第870例(第839例奶奶)同住接觸者,曾經採檢陰性,隔離期滿確診;另一方面,部立桃園事件員工與匡列接觸者,採檢都已超過半數,預計年後逐漸恢復運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名本土新冠個案外,同時也增加3名境外移入感染者,分別是第921例至第923例,分別自荷蘭、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入境,第921例與第923例曾進入台灣社區。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921例是荷蘭籍60多歲男性,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