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餐不固定、愛吃宵夜 餐廳副總驚罹罕見大腸同時癌

作者:駱慧雯

根據統計,大腸癌在台灣是連續9年拿下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大部分的大腸癌在整個大腸僅會有1處病發部位,極少數會出現2個病發部位的「同時癌」情況,偏偏台中1名餐廳副總就是其一。醫師提醒,三餐不固定、愛吃宵夜都可能提高腸癌的風險,如果發覺最近有排便異常、便祕、胃口變差等症狀,都要提高警覺!

三餐不固定 愛吃宵夜 餐廳副總驚罹罕見大腸同時癌

魏宏宇醫師(右)表示,早期大腸同時癌的好發年齡約在60歲左右,占約大腸癌的3.5%,是相當少見的狀況。(圖片提供/烏日林新醫院)

大腸2處同時淪陷 同時癌好發年齡60歲

台中烏日林新醫院內視鏡中心主任、胃腸肝膽科魏宏宇醫師表示,大腸同時癌(synchronous colon cancer)指的是有2個以上的癌症病發部位同時發生在大腸,其中男女比約為1.8:1,好發年齡約在60歲左右,占約大腸癌的3.5%,是相當少見的狀況。但是,之前就收治1名罹患早期大腸同時癌的個案。

這名66歲的程先生,目前在一家知名婚宴館擔任副總經理一職,雖然體型標準,但平日沒有運動的習慣,而且因為從事服務業的關係,三餐不固定,下班也常常吃宵夜、小酌一番,某日陪太太到診所作簡單體檢時,自己順道做了生平第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報告顯示為陽性。於是,程先生再到烏日林新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

沒想到,在大腸鏡檢查過程中,魏宏宇醫師發現大腸有3顆瘜肉,其中2顆為絨毛狀外型、體積較大,約有2公分的腫瘤,當下與內視鏡中心團隊合作下,採「內視鏡黏膜切除術」進行黏膜下注射使腫瘤病灶隆起,接著用內視鏡將腫瘤完整切除乾淨。術後病理檢查報告顯示,其中2顆為較大顆的瘜肉,分別為原位癌及早期大腸癌(癌細胞侷限於黏膜層及黏膜下層),確診為「同時癌」。

三餐不固定 愛吃宵夜 餐廳副總驚罹罕見大腸同時癌

平常飲食習慣為高熱量、高脂肪、低纖維飲食及愛吃宵夜,有飲酒或吸菸的不良習慣,都是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圖片/華人健康網資料照)

程先生表示,原本以為大腸鏡只能檢查有無瘜肉,沒想到竟然也能當下切除瘜肉,兼具診斷和治療的功能。而接受切除腫瘤之後,目前程先生只要固定每3個月或半年回診追蹤,避免局部復發或新增瘜肉。

腸癌警訊: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

魏宏宇醫師表示,據統計,早期大腸癌如果及早接受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大腸癌大多是由良性的大腸瘜肉病變而來,可透過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來提早發現和預防。如果平常飲食習慣為高熱量、高脂肪、低纖維飲食及愛吃宵夜,有飲酒或吸菸的不良習慣,或是有大腸癌家族史,都是大腸癌的高危險族群。若是出現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便祕或腹瀉、糞便變細、有便意卻大不出來,建議盡快至胃腸肝膽科就診。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不出門就不會感染輪狀病毒?一名1歲5個月的男童,母親鮮少帶出門,某日寶寶卻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家長帶男童到診所就醫,醫師以為感染腸胃炎,僅開藥並告知多休息即可;不料,數日後,腹瀉和嘔吐情形更加嚴重,甚至每晚頻率高達10次以上,導致嚴重脫水,進一步到醫院檢查,才確診為感染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你每天都刷幾次牙?最新調查發現,高達8成民眾刷牙觀念錯誤,超過5成曾忘記刷牙,每天刷牙僅1.6次。醫師表示,刷牙的時間點與選擇正確的工具,能降低發生齲齒、牙周病,建議餐後都使用牙刷並搭配牙線清潔,每天至少刷牙2次。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男性齲齒率超過8成,女性更高達9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篩檢發現,基因缺損,乳癌風險極高,美國影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Jolie)進行預防性的乳房切除手術,引起全球矚目。臺大生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冀宏源帶領研究團隊,從生化學角度切入研究,發現遺傳學無法解釋的基因修復機制,讓遺傳有機會不再是原罪,即使有罹癌基因,也有機會預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中秋佳節即將來臨,民眾免不了會食用應景的月餅、柚子和烤肉,吃多了這些高糖、高油脂的食物,可得要小心,腸胃可是會抗議;醫師提醒,腸胃保健尤其要多攝取纖維質食物,促進腸道蠕動,讓腸道暢通,才進而能維持身體健康。 台南市立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俊雄表示,消化系統的保健,就是要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