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時候胖不是胖? 研究:長大還是胖

小時候胖不是胖? 研究:長大還是胖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您的孩子是否符合健康體位?研究指出,兒童肥胖不僅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的風險,對其骨骼肌肉、呼吸、內分泌及社交學習也會有影響。另外,小學時期肥胖的兒童,在成人後有6到7成仍然肥胖;而國中時期的肥胖,將來更高達7到8成也是肥胖成人,且會增加成年期的肥胖併發症、心理的不良影響。

兒童肥胖防治初見成效

據教育部學童體位資料顯示,105學年度國小學童肥胖比率為14.9%;國中生肥胖比率為16.8%,兩者肥胖比率已分別較102學年度(小學童肥胖比率為16.1%、國中為17.0%),下降1.2%、0.2%,相較其他國家肥胖率上升的趨勢,顯見教育部及衛福部推動兒童肥胖防治已初見成效。

兒童肥胖盛行率仍有努力空間

依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公布世界各國5-19歲兒童肥胖盛行率資料,臺灣以「2014-2017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5-17歲兒童肥胖盛行率與APEC 20個國家比較,運用WHO 5-19歲兒童肥胖定義,以年齡別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等於WHO孩童標準中位數2個標準差以上計算,男童(13.4%)及女童(8.0%)皆排名第11。

打造健康體位 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充足睡眠三管齊下

依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兒童及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可對照兒童或青少年之年齡和性別並計算BMI值,就可以馬上判斷體重是否標準。

國民健康署提醒,兒童的體位要維持在正常的範圍,才能讓孩子的健康贏在起跑點,若體位為過重、肥胖就必須從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三管齊下,才能事半功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1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口罩網路實名制實施至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共約12萬人完成登記繳費卻沒有前去領取,8月31日將分階段開放補領,原則上由簡訊通知,到原指定地點領取,若遇到結束營業店家,可以重新選擇門市,補領費用由政府支出。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民眾在口罩實名制2.0/3....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鄰近國家新冠肺炎疫情再傳波動,香港在7月13日突然傳出53名新確診,日本東京也單日新增2百多名病例,外界猜測新冠病毒恐怕再度變異,疑似傳染力更高;同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面對疫情變化,將香港與澳洲由原本低風險國家,升級至中低風險國家,縮短居家檢疫的規定加嚴。 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治療腦損傷以及失智症等神經退化疾病,一直以來,均為醫界的研究重點。近年來,幹細胞再生醫學受到矚目,國衛院則破解其中關鍵,那就是具有促進組織再生能力的「幹細胞外泌體」。 國衛院細胞與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華容指出,臨床研究顯示,幹細胞有望修復神經系統損傷,但幹細胞培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林姓老先生曾因摸到脖子腫塊就醫,經檢查發現頸部右側的淋巴結腫大,切片後發現是癌細胞作祟,且疑似來自頭頸癌,但口腔與咽喉處卻皆未發現病灶,因此斷定為「原發部位不明轉移癌」。透過手術切除淋巴結,並搭配放療與化療,至今已5年未復發。 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林育靖表示,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