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肌少症 養肌計畫不能等

預防肌少症 養肌計畫不能等

近年來國人罹患「肌少症」年齡有年輕化趨勢,30歲以下得到肌少症比例竟高達三成,且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發現,台灣肌少症是亞洲第一,現在40歲的人,將來有高達八成的人可能會臥床不起!醫師專家呼籲,中壯年時期須及早因應,存夠肌肉本錢,減少老年相關疾病的發生。《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及營養師和健身教練,將告訴你如何訂定養肌計畫。

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王偉勛醫師表示,肌少症稱為「骨骼肌衰老症」和「老年性骨骼肌減少症」,人體到了40歲後肌肉質量逐年下降1-2%,60至70歲肌肉量流失開始加速,是一種老化過程。

預防肌少症 養肌計畫不能等

家醫科陳建志醫師說,以往肌少症評估都是以65歲以上為主,為了解各年齡層肌肉減少狀況,去年我們健檢中心抽樣2,000多筆案件,針對台北市都會區白領階級,年齡落在20、30、60、70歲做調查,發現30歲與60歲是肌肉流失最嚴重的年齡,尤其30歲以下不論男女肌少症竟高達三成!

長庚醫院外科副教授江坤俊醫師說,曾有一個案例是44歲整天坐辦公室的女生,送來時小腿骨折,我以為是出車禍,沒想到是在家走路小腿撞到桌角,竟然造成骨折,現在女生都追求瘦,愛減肥又不運動,造成她的小腿肌肉萎縮,骨骼肌竟然和70歲老人的差不多!

預防肌少症 養肌計畫不能等

「肌少症」患者外觀看起來可能跟常人沒有兩樣,但肌少症容易造成行動靈活度下降、體能肺活量變差、基礎代謝率減少、免疫抵抗力衰退,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如果中壯年時沒有養肌,一旦步入老年,由於肌少症導致的行動不便、體能衰退、感染住院、長期臥床的發生機率就會逐年升高。

肌肉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心臟」,更是骨骼健康的守護神,身體保固年限只有50年,因此養肌計畫不能等,平常可以利用深蹲來訓練下半身肌力,上半身可以練背肌,不僅能改善駝背,還可增加全身性的肌肉群。還有哪些養肌運動,以及吃什麼來增肌等,節目中還有營養師、健身教練親自示範,教您用正確方式,幫助身體增加肌肉,維持更好的體態、體能和身體的健康。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9點《健康2.0》!

相關推薦

  今天來為大家分享幾條關於選擇內褲的tips以便讓眾姑娘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 緊窄無痕內褲會讓細菌瘋狂繁殖,甚至陰部毛髮「內生」內褲如果太緊繃,就會增大與皮膚的摩擦,進而傷害到器官,輕者下面總是癢癢的難受,重者就是下面的毛髮倒生。。並且緊繃的內褲會使得陰部汗液無法進行有效揮發,進而...

閱讀詳情 »

在平時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保健,尤其是在冬季的時候,更應該注意泡腳,這樣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避免人體受到影響,而且要注意保暖方法。避免出現感冒,同時也要注意一些疾病的防治,那麼,經常對哪些部位進行刺激可以延年益壽。 (圖片擷取自wikihow) 一、前胸保健區:經科學家發現,前胸的胸腺是主...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todby下同 有過失眠的人們都清楚失眠的痛苦,眼睛和頭疼的受不了,但是腦子卻是十分清醒的。當我們感到頭暈腦脹(如高血壓),太衝穴會讓我們神清氣爽;當我們感到有氣無力時(心臟供血不足),太衝穴會給我們補充氣血;當我們心...

閱讀詳情 »

如果您經常感到手腳冰涼、腰背發冷,這是由於腎陽不足所引起的。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門,如果腎陽虛衰,溫煦人體的功能下降,就會出現以上症狀。教你兩招讓你陽氣十足。 (圖片擷取自wikihow)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說到底,睡眠是補腎良藥!人們在勞動、工作、學習中消耗的大量能量,除了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