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高患者天冷運動要注意 這樣做可預防心臟病猝發

三高患者天冷運動要注意 這樣做可預防心臟病猝發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時序入冬,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資料顯示,本周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每年這個季節馬拉松路跑紛紛登場,許多民眾熱血參加路跑活動來檢視自己鍛鍊的成果。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因為路跑時間多半在清晨,參加者除應充足睡眠、要吃早餐外,活動前的「熱身準備」更是不能輕忽,並且在路跑過程適當補充水份,若有不適應立即停止,尋求醫療協助。

 

另外,低溫與早晚溫差大均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健康署呼籲民眾面對氣溫下降,一定要加強保暖。尤其是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天從起床到外出,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

 

有鑒於運動風氣漸漸成形,慢性病病人運動也不需要因噎廢食,國民健康署提供「減少誘發心臟病」4措施,來協助有慢性病患及長輩預防心臟病猝發:

 

(一)隨手添衣暖身心:天氣漸冷,日夜溫差較大,由於年長者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提醒65歲以上民眾,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且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

 

(二)早起運動曬太陽:冬季早晚溫度偏低,習慣早起運動的民眾應留意,不要急著太早出門運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或直接改在室內運動。對於高危險群,最好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出門需穿著保暖衣物,採多層次穿著(例如洋蔥式穿法),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儘可能選擇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且儘量攜伴運動,相互照應。

 

(三)規律服藥量血壓:面臨氣溫變化起伏,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要特別注意,除了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

 

(四)注意徵兆搶時間:時間是最重要的關鍵!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都是危及生命的緊急狀況,儘早就醫可減少死亡及病後殘留失能的嚴重度。心臟病徵兆如(胸悶、左前胸或上腹部有壓迫感、胸痛、呼吸困難或感覺消化不良、心悸、冒冷汗,合併暈眩、疲倦無力、噁心、嘔吐等症狀)。且男女症狀不同,女性則常會出現噁心、手麻、背痛、呼吸不順等,可能立即危及生命,建議立即就醫接受治療。

 

對於有心臟病史的民眾,在任何時間都要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冬天也是中風發作的高風險期,若發現有小中風的情形,切勿因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一定要打119迅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七十歲的王先生,日前常常感到疲倦、貧血、胃口不好,注意力與記憶力越來越差,渾身感到不對勁,但究竟哪裡怪,王先生就是說不上來。直到不適感越來越嚴重,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血液中的白血球、血小板數值偏高,脾臟竟然是一般人的五倍大。「一驗之下,他體內白血球數超過兩萬/uL,血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今年60歲從事服務業的石姓女士(照片為示意圖,非本人),平常生活作息正常且有運動習慣,日前發現乳房出現不明硬塊,就醫診斷後,確診為乳癌第一期。經過手術與化療,並透過藥師推薦化療時臨床食用輔助食品,不但副作用微乎其微,而且體力還非常好,都讓人看不出她有罹患乳癌而且正在進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空污問題嚴重,除了吸菸族之外,連一般民眾肺癌罹患率都日益增加。根據國健署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十大癌症中肺癌發生人數高居第二名!肺癌初期並無明顯症狀,當出現咳嗽、氣喘等表現,時常已是癌細胞轉移的階段,而發生癌細胞轉移的晚期患者中,更高達四成深受癌細胞骨轉移所苦。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夏天就是陽光、沙灘和比基尼的季節;在台灣秋老虎也不遑多讓,即使沒有出去玩,夏秋天的衣服都偏輕薄,腹部腰側,大腿的脂肪,總是顯得呼之欲出,讓人覺得體態不夠完美、甚至不自在!近年來,隨著現代人對體態的重視,減少頑固脂肪的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從冷凍減脂、超音波、電波等等都陸續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