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掃地機器人恐增室內PM2.5濃度 學童氣喘過敏風險多5倍

掃地機器人恐增室內PM2.5濃度 學童氣喘過敏風險多5倍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雙薪家庭平時工作忙碌,掃地機器人成為正夯家電。不過,1項研究發現,掃地機器人在打掃時,所揚起的灰塵會造成室內空氣汙染物質增加近6倍。使用吸塵器,後方氣旋揚塵度更高達13倍,這可能讓家中孩童暴露於紅色空汙警戒。

 

天氣變冷,讓人不想外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國人每天約有8至9成時間待在室內,幼兒比率更高,因此室內空氣品質對兒童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指出,全球5歲以下死於肺炎的兒童中,超過50%致病因素與家庭空氣汙染有關。

 

為此,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攜手執行2019年「室內環境品質健康危害因子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計畫」,結果發現,吸塵類產品啟動時引發的PM2.5空汙紅害,恐增加學童氣喘過敏風險近5倍。

 

研究團隊分析室內空氣汙染物質,除了懸浮微粒之外,內毒素(Endotoxin)也是影響室內空氣品質的關鍵。內毒素主要是來自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外層,通常只有在細菌死亡細胞壁溶解後才會釋放出來,可能引起強烈免疫反應。

 

研究主持人,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理事暨高雄醫學大學公共學系主任陳培詩與研究團隊發現,當家中內毒素處於高濃度(0.67~1.97μg/m³)狀態時,與低濃度(<0.31μg/m³)環境相比,孩童罹患氣喘與過敏的機率提高4.88倍。

 

進一步分析造成室內空氣品質變差的原因,答案竟是掃地機器人與吸塵器,研究發現,以室內空間15坪大小為例,掃地機器人運作約10分鐘,期間揚塵濃度最高可達背景值6倍,其中PM10與PM2.5濃度最少高出背景值2倍。

 

如以環保署室內品質標準(PM2.5基準值35μg/m³)計算,濃度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健康的PM2.5「紅色警戒」(54.5~150.4μg/m³),在使用吸塵器時,後方氣旋所造成微粒總粒徑揚塵度,達到13倍之高。

 

此外,實驗室測試結果顯示,不論使用掃地機器人或吸塵器,在室內無空氣擾動情況下,使用結束後30分鐘,空汙微粒沉降仍未穩定,至少約1.5小時後才會穩定下降。

 

輔仁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副院長林瑜雯建議,可多使用定時功能,並選在家中孩童不在的空間操作。操作吸塵器時,避免站在吸塵器出氣口後方,並配戴口罩,避免吸入過多空汙微粒。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台灣的食品安全連環爆,黑心食品一籮筐,去年度代表字就是「黑」!3M台灣董事長吳東陽表示,一般人每日的飲食而言,從早到晚的三餐、消夜,這些與民眾飲食息息相關的餐飲小店,在有限的資源與經濟條件下,通常未能導入大型連鎖企業的衛生安全管理模式,但只要正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父革命11次才成功。41歲的陳姓婦人,懷孕9次都流產,第10次終於成功,去年12月生下一名健康男嬰。原來她患有子宮頸閉鎖不全,每當胎兒還未足月就流出,流產高達9次之多。陳媽媽說,從民國93年至今,總共流產9次,其中接受6次子宮頸縫合術,但仍失敗收場,經醫師轉介至林口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26歲的蔡小姐,天生眼睫毛稀疏,從大學開始戴假睫毛,工作後變本加厲,還擦上厚厚的眼妝,希望一雙電眼能帶來好業績;不料,她長久配戴眼睫毛,導致睫毛更加稀疏,更曾遭朋友譏笑「你的眼睛有張開嗎?」,這才下定決心植睫毛。收治個案的開業醫美診所醫師簡銘成指出,首先在患者的後腦勺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今年有長達六天的年假,慢性病患者用藥中斷怎麼辦?衛生福利部健保署表示,如果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病患,上次給藥天數的最後一天(藥品吃完的日期),若是落在春節期間(104年2月18日至104年2月23日)者,可提前自104年2月8日(春節前10天)起開始領藥。健保署專委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