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輩遠離肌少症 「軟心肉排」提供蛋白質攝取新選擇

長輩遠離肌少症 「軟心肉排」提供蛋白質攝取新選擇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營養失衡又少運動,導致台灣中老年人肌少症問題嚴重,專家指出,許多老年人認為應該要少吃肉且飲食越清淡越好,以致蛋白質攝取不足,加上缺牙、牙口不好無法咀嚼較硬食物,以致於產生肌肉量流失、走路不穩、雙腿無力、容易跌倒等問題。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中心課長蔡一賢表示,國內銀髮族蛋白質攝取量普遍不足,肌少症比率偏高,如何讓老年人多做阻力運動、重量訓練,以及多吃蛋白質食物,成為家人關注的議題。

 

蔡一賢指出,如果牙口不佳,咬不動,飲食經常以流質或糊狀飲食為主,但這類食物處理後色澤及外觀均不佳,看起來就不好吃而影響食欲,這也讓病人無法達到均衡營養攝取的目標。

 

蔡一賢表示,中風、易嗆咳、口腔癌及舌癌等病人也面臨同樣問題,長期倚賴管灌飲食來補充營養,根本無法感受到吃東西的樂趣,反而變成例行公事,毫無食慾可言。

 

舉例來說,魚肉及蛋豆類製品可以呈現較軟的口感便於吞食,但富含蛋白質的肉類,因口感偏硬,許多長者咀嚼不易、吞嚥困難,有些人放在嘴巴裡咬了幾口又吐了出來。

 

歷時3年,經過無數次測試與配方調整,馬偕醫院營養師與食品業者研發生產「軟心肉排」,首波推出三杯雞、蔥油雞、滷肉豬、糖醋豬4種「台灣味」,讓長者重拾記憶中的飲食風味。

 

長輩遠離肌少症 「軟心肉排」提供蛋白質攝取新選擇

▲馬偕軟心肉排餐食搭配,促進長者食欲及增強營養攝取。(圖/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中心提供)

 

蔡一賢說,這是專門為銀髮族、咀嚼及吞嚥困難等族群所設計的蛋白質食品,以日本「介護食」概念為出發點,希望老年人能在營養與美味兼具的情況下,享受更好的飲食。

 

1份70公克的軟心肉排含有7公克蛋白質,符合長者及有需求者的蛋白質建議食用攝取量;另外,在醫師、營養師及語言治療師評估訓練下,這類產品也當成拔除鼻胃管或全流質飲食患者的「飲食復健」訓練工具,讓患者能夠自行進食,減少因吞嚥不良或照護複雜度,提早進入流質飲食階段。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青光眼一旦發生,應及早接受治療!眼科醫師表示,青光眼是一種慢性疾病,初期症狀較輕的患者可透過藥物治療,嚴重者則必須接受雷射、手術治療;不過,治療青光的眼藥水容易有副作用,應和醫師討論藥效及副作用,並將身體狀況告知醫師,才能決定最適當的治療藥物。開業醫眼科醫師周秉義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乳癌一定要做化學治療嗎?答案其實是否定的。一名在台求學的30歲日籍女子,因為在童綜合醫院檢查發現左邊乳房有1.8公分的腫瘤,且證實為乳癌,她與家人商量後返回日本就醫,經評估後只需要進行內分泌治療,消除因恐懼抗拒治療的心態;她目前已回到台灣繼續求學,並由童醫院乳房中心于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新北市政府參加國健署舉辦的「第五屆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評選,勇奪「健康生活獎」、「健康永續獎」、「高齡連通獎」和「高齡不老獎」等4項創新成果獎,新北市政府並將參考國內外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做為未來施政參考,努力為新北市民打造健康、幸福的家園。健康城市獎項方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很多家長在獎勵小朋友時,總喜歡以孩子們愛吃的糖果、餅乾當獎勵,但國健署提醒,根據100年台灣6歲以下口腔及衛生狀況調查顯示,5歲齲齒盛行率為79.3%;102年6-18歲兒童調查也顯示,12歲恆齒齲齒指數為2.5顆,和全球平均值1.67顆(189國)相較,仍有努力的空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