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度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劑 氣喘患者為方便性失了安全性

過度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劑 氣喘患者為方便性失了安全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誠報導】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自國小時即被診斷出慢性氣喘,為求方便並未定時至醫院回診追蹤,而是自行購買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使用,直到今年四、五月季節交替時,病情急性發作,緊急就醫檢查後才發現肺功能已經嚴重衰退,抽血檢測發炎指數遽增,最後定期就醫,並搭配適當治療,三個月之後才穩定控制各項數值。

氣喘急性發作起來真「要命」 需藥物穩定控制

全球約有3.3億人患有氣喘,為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疾病,若發炎情形嚴重會導致支氣管緊縮、呼吸氣流阻塞及氣道過度敏感,進而產生呼吸短促或伴隨喘鳴聲、慢性咳嗽、咳痰與胸悶等症狀,嚴重時可能併發呼吸衰竭、氣胸等高致命性併發症。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黃建文主任 表示,過去氣喘藥物主要有兩種:一為吸入性類固醇,協助減少呼吸道黏膜上皮之過敏性發炎反應;二為支氣管擴張劑,藉由擴張支氣管來避免產生氣流阻滯,依藥效又可分為長效及短效。

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 單獨使用、過度使用皆提高死亡機率

過去氣喘治療指引僅指出,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使用必須搭配吸入性類固醇,單獨使用恐增死亡風險,但黃建文醫師提醒,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自2020年起即提出警告,過度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也有相同危機。

使用上何謂過度?黃建文醫師解釋,過去認為一個月使用一隻或以上吸入型短效支氣管擴張劑,才算過度依賴。但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一年只要使用超過三隻,即噴超過600次,就可稱為過度依賴。

黃建文醫師強調,2021年最新氣喘治療指引中,強烈建議有使用短效急救藥物需求時,同樣搭配吸入性類固醇治療,可保持良好生活品質同時減少急性惡化機會,進而避免氣喘患者面臨死亡風險。

定期回診才是關鍵 善加利用社區診所提升便利性

針對持續性氣喘患者,可以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搭配吸入型類固醇做長期的抗發炎治療,氣喘患者如因距離、行動不便等因素難規律至醫院回診,也可就近到基層診所尋求專業協助。

氣喘患者最重要的還是定期回診,追蹤評估相關症狀、肺功能或是否有共病產生。黃建文醫師分享,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臨床上觀察到許多患者不敢到醫學中心回診而擅自中斷治療,其實這樣會增加氣喘急性發作的機率,反致患者病情危險性提高 。

大醫院與小診所 雙向轉診助提升患者看診品質

黃建文醫師說明,現在包括健保署和胸腔醫學會,都致力於推行醫院與診所之間的雙向轉診,這樣才能將彼此的優勢放到最大。

舉例來說,基層診所醫師診斷時如覺患者有抽血、肺功能檢測或甚至胸腔電腦斷層等精密檢驗需求,可將其轉介到儀器、設備較多的醫院,再將檢驗結果帶回診所供醫師參考;醫院也可在患者病情穩定控制的狀況下,讓患者就近回到便利性高、看診費用較低的社區基層診所,改善並提升看診的品質。

【延伸閱讀】

疫情升溫不用怕 WHO提出「非藥物介入措施」應對

打疫苗出現不良反應 如何通報、申請救濟?一次搞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現代人忙碌工作,上班族進辦公室後便開始一天的工作,直到下班回家太陽都已下山,日復一日。曾想過這樣的你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缺乏維生素 D 嗎? 維生素 D 可透過陽光與食物獲取,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超級營養素,它可幫助你調節體內鈣平衡並幫助鈣質吸收、改善情緒,而且也與其他疾病息息相關。看看以下 8 種...

閱讀詳情 »

返老還童或許將不再是夢!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將年輕老鼠的血液輸入到年長老鼠的體內,年長老鼠重獲青春,不僅肌肉變結實,腦袋也變靈活。雖然這項研究結果有如科幻小說劇情,但研究人員表示它將有助於治療阿滋海默症或心臟疾病。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閱讀詳情 »

所有大人都會要求小孩勤洗手,雖然大人自己未必做到。不過,就算有洗,每次你都洗幾秒鐘?來看看醫療機構大力推廣的濕、乾洗手步驟,堪稱囉嗦至極,你能做到嗎? 濕洗手步驟 醫護人員的養成教育中,對於手部清潔有「六面體」的比喻,就是手心、手背、手指兩側、指尖與手腕都要清潔到,就一般民眾的角度來看,恐怕可以用...

閱讀詳情 »

兒女的身高比父母親來得高是很常見的事,但在四個世代以前卻並非如此。最近英國一項研究顯示,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士兵的平均身高只有 168 公分,但現今的男性平均身高達 178 公分。 不只在英國有如此大的身高差異,西方國家的身高普遍都增加不少。研究負責人艾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