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下樓梯膝蓋痛 恐是髕骨軟化症惹禍!

上下樓梯膝蓋痛 恐是髕骨軟化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天氣逐漸轉熱,許多愛美的女性開始急著瘦身減肥!骨科醫師提醒,過度且不正確的運動方式,可能會導致關節處病變引發「髕骨軟化症」。有位35歲的高小姐(化名),經過一個冬天的狂吃暴飲,體重激增10公斤,最近積極運動瘦身。為加速減肥效果,早上慢跑,晚上又到健身房運動,沒想到膝蓋開始疼痛、痠軟,連爬樓梯都覺得膝蓋疼痛,甚至無法蹲坐,只好趕緊求助骨科醫師,經檢查後發現,髕骨背面的軟骨有些許磨損,確診為「髕骨軟化症」。

年輕女性為好發族群 診斷症狀共分四期

骨科診所院長吳濬哲醫師表示,髕骨就是俗稱的膝蓋骨,其功能在於將股四頭肌的力量傳遞到髕骨韌帶而帶動小腿,如果持續受到不當外力影響,就會造成韌帶與軟骨的不平衡,致使髕骨外移或者軟骨受到擠壓、磨損,當軟骨變得柔軟且容易變形、無法承受體重所給予的力量時,就會引起發炎、疼痛,就是所謂的「髕骨軟化症」。

髕骨軟化症經常出現在年輕女性,診斷嚴重程度大致可以分為四期:初期軟骨會開始軟化,雖然表面完整,但因內部含水量太多造成柔軟感,第二期軟骨表面開始呈現許多鬚狀裂縫,主要是因為軟骨內的膠原纖維斷裂導致,第三期出現裂痕,部分軟骨組織會開始脫落,最後第四期就是關節軟骨完全的磨損破壞。

肌力訓練搭配PRP輔以玻尿酸 能改善八至九成症狀

吳濬哲醫師說明,針對髕骨軟化症的治療,首先透過X光掃描,確認髕骨是否有異常移位或是髕骨軟骨磨損,若有軟骨磨損的現象,即能確認是髕骨軟化症。治療上會先進行物理肌力訓練,強化股四頭肌對髕骨的拉力,減少不正常的髕骨位移;接著搭配PRP療法,取用患者自身的血小板生長因子並注入至患處,減緩軟骨磨損,加速修復癒合,通常可改善八至九成症狀。最後可視狀況再施打玻尿酸來輔助潤滑關節,提高治療的效果。 

運動應循序漸進 發現膝蓋痠軟應儘速就醫

吳濬哲醫師提醒,多數民眾擁有運動保健的意識,卻沒有防止運動傷害的知識,容易造成骨骼肌肉的病變及後續併發症狀。因此,運動應養成規律性,並循序漸進調整強度,以防肌力不足無法負荷造成運動傷害。此外,平常應避免維持半蹲的姿勢過久,持續加重膝蓋的負擔,若有膝蓋痠軟,疼痛等現象,應立即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進一步檢查並接受正確的醫療方式,避免症狀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3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最近考季即將登場,考生及家長們也跟著緊張起來,許多考生日夜苦讀,只為了考上理想的好學校,但一場戰役考驗著體力、腦力、耐力,如何在最後衝刺階段發揮良好成績,桃園長庚醫院中醫部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郭純伶醫師表示,要提升學習效能必須有適度運動和良好的睡眠品質,維持均衡飲食和健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21)日晚間傳出桃園疫調人員出現身體不適,衛生單位立刻採檢,結果呈現陰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目前是流感與感冒好發季節,症狀都與新冠肺炎很像,也都會發燒,症狀上區隔不是很容易;陳時中也提醒,公費流感疫苗仍有幾十萬劑,呼籲仍然有機會接種。 陳時中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2)日部立桃園醫院已有12例新冠本土個案,中央流行指揮中心統計,匡列隔離者共570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1波採檢應該結束,但沒辦法排完全排除有其他人感染,仍要保持警覺,住院病患將持續轉出降低醫療負荷。 確診接觸者採檢639人 匡列隔離570人 陳時中說明,醫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年關將近,上班族趕在連假前加班將手邊的工作完成,回到家已經10點過後,簡單梳洗後,明明已累壞了,躺在床上卻翻來覆去睡不著,想到明日成堆的工作,更難入眠,入睡時可能已經是午夜時分,早上鬧鐘一響,仍要拖著疲累身軀起床迎接一天的挑戰,每天惡性循環的情況下,久而久之,失眠帶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