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上海確診3起「台灣輸出」我方不認! 最新一起在台18接觸者全陰性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海近期一口氣連續公布3例「台灣輸出」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最新一例20多歲長住美國的台灣男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日公布其在台接觸的18名接觸者包括PCR核酸檢測跟血清抗體檢驗結果皆為陰性;莊人祥也說,上海公布的這3例個案其實連有沒有感染?在哪感染?都值得商榷。

莊人祥表示,像是第1例一開始檢驗2次都是陰性,直到第3次才變陽性,後面驗到第5次陰性人就被放出院了,到底有沒有感染?都是一個問題;第2例 也出現過前後檢驗結果不一的狀況,感染地同樣成謎。

最近這起第3例,情況則較清楚。莊人祥說,個案在入境台灣前,一直長住美國,入境後就居家檢疫14天、加上自主健康管理7天直到8月25日,8月27日到上海時,因為體溫偏高才被當地採檢,但Ct值高於35,且血清抗體檢驗的IgM、IgG都是陽性,代表感染至少發生在2到3周以前,合理懷疑是在美國就已經感染。

莊人祥表示,我方仍要謝謝陸方,因為上海所公布的這3例個案,事後向對方要個資都有提供。他強調,國內最新檢驗結果則是第3例在台18名接觸者PCR及抗體檢結都是陰性,至於這3起個案是否宣布結案,仍有待專家會議討論到時才會決定。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驚!懷孕媽大啖生菜沙拉、生魚片 北部女嬰一出生就染「菌」住院

啥咪!吃深綠色蔬菜傷腎? 一次搞懂高血鉀、腎結石風險到底藏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一般我們準備家人的食物都是以少鹽少油為主,要讓家人吃得安心健康,然而,針對家中一些生病的人,特別是有癌症的親人,準備的食物更應該與其他人不同,因為針對疾病,有些食物是不適合讓生病的人食用的,從準備到烹煮雖然挺耗費時間,但照顧癌症病患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透過這篇,我們將會針對癌症飲食的一些相關知識...

閱讀詳情 »

有時用藥劑量不足一顆,需要減半服用時你會怎麼做?用手扳斷?還是用刀切半?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表示,建議民眾最好還是使用切藥器來分藥效果較佳,但有部分藥物如緩釋型、膜衣錠、膠囊等都不可使用切藥器,建議使用前最好還是先諮詢藥師指示為佳。  小孩用藥經常會有不足一顆的狀況,用手扳斷時常會有一半大、一半小...

閱讀詳情 »

▲(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餵母乳好處多多,但過去就發現只喝純母乳的孩童比較瘦小,基隆長庚團隊今(18)日發表最新研究就證實,以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1歲時罹患缺鐵性貧血機率,是混合餵養嬰幼兒的9倍;維生素D不足的比率也高出6倍,推測生長較緩慢可能與缺乏這兩大營養素有相當高...

閱讀詳情 »

▲(照/書田診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身追求肌肉,狂灌高蛋白飲品,當心人還沒變猛男,先冒一身爛痘嚇壞人!一名25歲男子,從小皮膚狀況極好,一路到大學都不會長痘痘,近幾年為了追求體態,勤跑健身房重訓,沒想到就從後背、臉頰開始冒出一顆顆會癢、會痛的紅色丘疹或膿皰,就醫發現是細菌性毛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