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上班族瘋健身不拚沒效? 醫師示警慎防「高強度運動」誘發心臟病

▲醫師提醒,有運動習慣是好事,但得防高強度運動誘發心臟病。(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生活、工作久坐不動,為了健康甚至追求健美體態,近年國人運動風氣夯,不少上班族一下了班就往健身房裡跑,拚命揮汗,彷彿不把運動強度拉高就浪費了時間跟金錢,但醫師警告,不少人平時疏於了解自己有沒有心臟血管方面的疾病,高強度運動反而成了誘發心臟病的最後一根稻草。

平時待在辦公室的小朱(化名)就是一例,一次下班健身剛做完高強度的運動後,忽然感到胸悶不適、呼吸困難,尤其一顆心臟砰砰直跳,心口疼痛,這才擔心是不是心臟出了問題。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表示,很多人在基本日常生活情況之下,從未意識到自己可能有心臟血管方面的疾病問題,可一旦處在高強度運動的壓力下,心臟負擔變大,增加心臟耗氧量,一旦血管有阻塞,運動只會讓心肌缺氧情況變得更明顯。

不想要因為運動反而誘發心臟疾病及相關併發症等風險,醫師建議,到了一定年紀,男性約35到45歲、女性約40到50歲,就必須開始養成定期心血管健檢的習慣。

洪育忠說,可先透過基本的動脈硬化指數檢查,了解自身與同年紀族群比較,是否有較高的心血管動脈硬化風險,而運動心電圖和心臟超音波也是常見選項之一。運動心電圖可以顯示心肌是否有足夠氧氣,進而診斷是否有心律不整等心臟疾病相關風險;心臟超音波檢查則能檢測有無瓣膜性心臟病或心臟衰竭問題。

洪育忠強調,預防心臟血管出毛病,日常飲食、生活型態最為重要,運動亦不可忽略,飲食原則以多攝取全穀類、優質蛋白質、好脂肪,纖維質、維生素的吸收,以及食用原型食物等為主,並保持運動、戒煙,養成控制體重的良好生活型態。

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洪育忠提醒,已經檢查出心臟疾病的患者,須經由醫師提供適合的運動處方。一般民眾運動,建議1周至少做1到2次不連續的重量訓練,宜間隔1到2天,好讓肌肉在重量訓練之後可以休息、修補並且強化;並搭配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一周累計150分鐘。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屏東縣出現國內首見的印度Delta變異株群聚感染事件,又有接觸者「陰轉陽」證實也染上Delta變異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下午證實案14905也感染Delta變異株,該案是與先前確診的司機案14298共餐的3人之一,雖然一採為陰性,但最新出現...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雄市鳳山區一棟大樓昨傳出有住戶確診,高雄市長陳其邁大動作下令召回全棟大樓內住戶採檢,且要求上百名住戶全送防疫旅館隔離14天,住戶需自掏腰包付錢,引發做法「蠻橫」或「太過強硬」的批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開口為高雄市緩頰,強調這是兩難,做得太...

閱讀詳情 »

高雄鳳山區一處大樓傳出住戶「疑似」確診,市府不敢大意,緊急拉起封鎖線,全棟60幾戶、150多名住民緊急進行PCR採檢,並安排住進防疫旅館、隔離14天。至於是否有人確診,高雄衛生局將對外公布。昨天下午,鳳山一處大樓外拉起封鎖線,有居民透露,因該棟大樓在日前曾有仁武家庭群聚案確診者足跡,懷疑是又有人確診...

閱讀詳情 »

圍堵Delta病毒株,屏東縣政府今天在枋寮成立前進指揮所,進行擴大篩檢,屏東縣長潘孟安呼籲枋寮鄉、春日鄉鄉親,今天下午5時前,前往3處篩檢站採檢。屏東縣府昨天指出,枋寮確診果農夫婦近期多次共同騎乘機車至枋寮醫院看診,枋山鄉3名確診者及秘魯嬤孫也曾先後到過枋寮醫院急診,其中多人感染Delta病毒株。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