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上班族突發龜頭紅腫、包皮龜裂 竟是大排「糖尿」引感染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40歲左右、罹患糖尿病數年的上班族,近來突然出現龜頭紅腫、包皮龜裂疼痛的症狀,本來不以為意,以為過幾天就會好,加上平常固定看診的是名女醫師,羞於啟齒,結果病情反覆,只好改到另一名男醫師門診求助,這才知道沒有危險性行為的他,其實是因為換了新口服降血糖藥物,排「糖尿」又未留意而引發感染。

收治病人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鄭筆聳表示,男子平常在工作地點附近的院所就近拿藥控制血糖,約3個月前,因血糖控制未達標,醫師幫他換了個藥物,沒想到數周後就出現龜頭包皮炎。

鄭筆聳一一比對男子帶來的藥物,原來新增加的藥物是一個相對新機轉的口服降血糖藥,主要作用在腎臟,會抑制腎臟回收葡萄糖,將過多的血糖由尿液排出,以控制血糖,除可降血糖、減輕體重之外,還有保護心、腎的額外好處,所以臨床使用越來越普遍。

但也因為其作用機轉會產生明顯的「糖尿」,鄭筆聳提醒,可能會併發生殖器官感染,在男性就是「 龜頭包皮炎」,女性則是「陰唇陰道炎」,尤其在天氣溼熱或個人衛生不好的情形下更容易發生。

鄭筆聳說,主要致病菌是一種黴菌白色念珠菌,治療須給予抗黴菌藥物,一般情況使用2周左右的外用藥膏或陰道塞劑治療,配合個人衛生改善,即能夠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若是嚴重感染的案例,則可能需要口服抗黴菌藥物及停用口服降血糖藥。

鄭筆聳提醒,使用此類藥物,必須適量飲水,不要憋尿,並加強個人衛生,如廁後下體要擦乾淨,可能的話沖洗一下會更好,如果真的併發相關症狀,也請不要自行停藥,應儘速返診治療,不要羞於啟齒,以免病情反覆發作。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菸、不酒的人久咳也要當心! 主婦連咳1個月竟已肺癌第二期

鼻貼清粉刺拔的真是黑頭粉刺? 一星期別使用超過一次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為提高台灣偏鄉地區B、C肝炎的追蹤及治療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與7-ELEVEN合作《救救肝苦人》「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活動,並於2017年至2018年深入雲嘉地區推動「保肝全壘打--全方位醫療到點服務」計畫,針對1,178名B、C肝患者,進行肝病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並針對其中可測得C肝病毒量的...

閱讀詳情 »

前些日子,1位媽媽帶著4歲的小女孩來診間,我看著女孩鼻子吸啊吸的,又小用力地「ㄘㄥˋ」了一下,似乎鼻塞了一段時間,媽媽問我,妹妹的症狀好一陣子了,到底是感冒還沒好,還是有可能是過敏?接著補充,妹妹已連續好幾個月都有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的症狀,晚上睡覺也會咻咻叫。 我幫妹妹做完理學檢查,發現鼻孔內積...

閱讀詳情 »

民眾普遍認為巴金森氏症是高齡者的疾病,但根據統計,近1成5的巴金森病患者確診時年齡不到40歲,正值人生黃金歲月,卻遭疾病重創,出現肢體僵硬、動作遲緩,以致出現自我封閉甚至罹患憂鬱症。 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吳瑞美指出,許多人以為罹患巴金森病就會出現「顫抖」的症狀,但其實這只是巴金森病初...

閱讀詳情 »

在美國造成數百人死亡的病菌「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已被美國衛生部門列入「緊急威脅」,感染病例急速上升到587例,有5成在90天內死亡。最近中國也傳出18名感染病例,均為院內感染。 耳念珠菌於2009年在日本首次被發現,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這是1種新興病原體,可能對全球公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